金龍公司首都分公司開張成了當天首都的一個新聞,還登上了電視和報紙,主要原因當然是侯長髮參加了開業,很多觀眾透過攝像機看到了金龍公司廠區內外的場景。

高大的辦公樓,現代化的生產線,整潔美觀的內部環境,特別是金龍公司的食堂,每天都是四菜一湯加上幾種小菜,主食還有米飯、饅頭以及餃子,這樣的食堂完全顛覆了工人對工廠食堂的認知。

電視機中,林雲正一位美女記者接受採訪。

“金龍公司首都分公司是我們第三家分公司,目前達到年八千萬袋的產能,預計未來三年可實現一億五千萬袋產能,帶動就業約六百人,實現稅收近六百萬元。”

林雲意氣風發,引得女記者頻頻發問。“林總,我知道您還是一位作曲家,很多知名的歌曲都出自您手,接下來您還會繼續寫歌嗎?”

林雲噗嗤一笑,“寫歌和今天沒什麼關係吧……當然,我也可以回答你,我寫歌就是愛好,沒事放鬆休息時就隨便寫一寫,所以這對我來說不是難事,今年我還會寫一些,畢竟很多觀眾還是很認可我的歌曲,是不是?”

女記者點頭道:“對,您的歌曲我非常喜歡聽……哦,我還有一個問題,我覺得現在金龍公司已經成為了咱們國家最大的泡麵製造商,名副其實的第一名,那接下來林總有什麼新的目標嗎?”

林雲點頭道,“第一名只是暫時,畢竟咱們國家的市場太大了,我預計,內地泡麵擁有三四百億袋的市場,即便我們現在年產量接近三億,但距離我設想的目標依舊有很大差距。

所以,我們金龍公司不能有任何鬆懈,要不斷進取,拼命向前,力爭在三年內,實現年產六十億袋的能力,這還只是第一步,未來金龍公司還會在很多領域發力,最終成為我們國家最大的食品行業企業。”

“哇,林總您真是年少有為,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楷模,我也希望您能實現這個宏偉的目標。”

女記者採訪完林雲不忘有一段總結。

“金龍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從兩年前一家小作坊式企業,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就成長為擁有三家分公司,年產量近三億袋的大型企業,其中原因讓人深思。

金龍公司董事長林雲先生給出了他的答案,他認為公司之所以成功,原因就是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是正確的,在改革開放的大勢下,金龍公司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如此成績。

當然,我個人認為,除了大勢所趨外,金龍公司管理隊伍的智慧也是主要原因。

這裡採用了現代化的管理方式,購進了島國先進的裝置,最最讓人記憶深刻的還是金龍公司的食堂,這裡有四菜一湯,兩葷兩素,還有各種配菜,他們對工人們的關心可見一斑。

用林總的話說,一家企業能不能長久發展,最終還是要看工人師傅們是否將這裡當成家,只要他們把企業當成家,這家企業就不會差。

對了,我還可以告訴大家,金龍公司員工的平均工資都超過了四百元,遠超首都平均工資水平,這就是真正的關心,並不是浮於表面,這樣的企業能不強大嗎?所以,我也希望我們國家多一些這樣的企業。”

這是電視報道,報紙上更是用了半個版面對金龍公司的成長曆程做了描寫,還有編者按,將金龍公司的成長與改革開放的背景做了有機的聯絡,稱讚金龍公司的管理層是時代的弄潮兒,也把林雲比做御龍者,規格相當高。

此時的林雲正躺在床上,旁邊是徐慧,兩人剛剛經歷了激烈的纏綿。

徐慧的頭枕在林雲的胸口,“老公,那個女記者採訪你時不停的拋媚眼,是不是看上你了?”

“拋媚眼?我怎麼沒看到?別瞎說。”林雲矢口否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