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不大,佔地也就六七千平方米,只有六棟樓,七層高而已,說是小區,其實跟十幾年後那種封閉式小區完全不同,六棟樓孤零零的立在那裡,跟四周那些低矮房屋混雜在了一起,沒有所謂的物業管理,可一方是嶄新的樓房,一方則是平房和三四層的“筒子樓”,兩面形成鮮明對比,也突顯出這個小區的精緻。

這算是首都最早的一個商品房小區,沒有什麼建築風格,也沒有統一封閉式的物業管理,但與周邊的老舊建築一比,紅黃兩色的樓體和每家獨立、方方正正的陽臺設計,還是讓這六棟樓如鶴立雞群般的存在,不少行人路過時都會指指點點一番。

除了設計風格“新穎”外,這匯鑫小區還採用了統一供暖的方式,不像大多數住戶,每到冬天就要購買蜂窩煤自行取暖。

不過,小區統一供暖的單位並不是由市統一供暖,而是小區裡面蓋了一個鍋爐房,屬於小區的配套設施,每到冬天會有專門的鍋爐工負責燒煤,熱水進入一個小型泵站,透過壓力將水輸送到樓裡的供熱管道,這種方式已經是當下最好的供熱方式,不使用煤,讓每家每戶的衛生好了很多,也算是開發商吸引業主買房的一個辦法。

不過,集中供熱方式能吸引消費者嗎?當然不能,起碼無法吸引普通人買房,畢竟最貴可有一千五百一平米,這個價格普通人買得起?都是那些有錢人,還有一些國外使節人員的家屬,當然,是西方發達國家使節,那些第三世界窮國的使節一樣買不起。

四個人下了車,林雲將包直接背在身後,包鼓鼓囊囊,其他三人把他圍在中間,好像保鏢一樣走進小區。

進入小區,第一棟樓最外邊的一層被設立成銷售處,四人推門走了進去。

屋裡面有三女一毛男四個人正在聊天,見到四人進來立刻站起身喊道:“歡迎光臨!”

三個女子,其中兩個是十八九歲的少女,模樣不錯,看樣子應該是售樓員的角色,另外一人年紀在三十二三歲左右,應該屬於管理人員,還有一個男子,也是三十四五歲的樣子,很富態,坐在沙發上喝著茶,看樣子應該是負責人。

林雲走進屋,隨意看了一眼,估計面積在八十平方米左右,兩室一廳的格局,很寬敞。

“幾位………是想買房?”中年女子問道。

林雲走上前,“嗯,買房,你這裡還有房子嗎?”

“有,有,您是想買多大的房?”女子回答。

“你這裡有多大的房子?”

女子立刻回答,“我這裡有四個戶型,四十六平方米,六十二平方米,八十八平方米和一百零六平方米,您需要多大的房子。”

“四個戶型………。”

林雲想了想又問道:“你們還有多少房子?”

對方立刻回答:“現在都買的差不多了,還有二十幾戶吧,對了,幾位請到這邊,這是我們四種戶型的模型,大家可以參考!”

林雲點了點頭,一邊向前一邊問道:“這個房間應該就是八十八平方米吧?”

對方立刻回答:“不,這是六十六平方米,八十八比這大多了。”

“六十六?”

林雲一驚,六十六這麼大?看客廳不像呀,起碼八十多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