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關於資本的問答(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他人有些茫然,努力想一想,對這家企業沒什麼印象。
張新迎又說道:“金龍公司你們沒聽過,但康師傅紅燒牛肉麵你們聽過吧?”
“康師傅?這個聽說過。”
這下大家恍然大悟,即便有的人沒吃過,但電視上的廣告看過,天天放。
“康師傅泡麵就是金龍公司的產品,林雲就是金龍公司的負責人,所以,林雲也是康師傅的父親,這麼說沒問題吧?”
“沒問題,沒問題。”林雲笑著回答。
“哇,康師傅泡麵的老總?這麼年輕?是不是你長輩在經營,你只是掛個名字?”有人立刻質疑,畢竟林雲太年輕了,大一新生而已,這麼年輕能管理一家公司?
“你們不信?其實我也不太相信,起碼之前有疑問,但剛才我有些相信了………對了林雲,你們是股份制公司吧?”
“對,一共五個股東!”林雲回答。張新迎接著問道:“那你是董事長?”
“是,我是董事長,不過還兼任總經理。”林雲接著回答。
張新迎笑道:“那你是獨攬大權呀,國外的股份制公司,一般董事會成員是不管具體管理工作的,當然,那是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管理方式,咱們國家的個體企業還處在幼年階段,基本上董事長都兼任總經理的角色。”
林雲點頭,“是的院長,國外企業之所以董事會成員普遍不參與管理,就是因為企業的時間很長,度過了成長期,這個期間的企業一般會選擇職業經理人,讓更專業的人幫忙管理企業,創始人會隱居幕後。
而且這一階段的企業一般也經歷過多次外部注資,董事會成員不再單單是創立者,更多的還是投資者,這樣的董事會對於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
“哦,為什麼?”張新迎不解。
“主要是專注點不同,企業創立者雖然也想賺錢,但他們還是側重產品自身,希望企業能夠不斷壯大,但很多投資者的專注點不在於此,他們更關注的是回報率。
投資者的目標是企業可以上市,只要上市,便可以在資本市場賺取最大的回報,兩個不同的關注點有時會發生衝突,如果協調不好,那企業的命運就不好說了!”
張新迎的一個學生突然說道:“那不對呀!如果企業發展的好,自然可以提高投資回報率,兩者沒什麼衝突吧!”
林雲搖頭:“企業發展自然會提升回報率,但如果只是以產品為核心,回報率並不高,可能是百分之二十,或者百分之三十,即便是國際知名企業,比如大眾公司,一年的回報率也不會高於百分之三十。
但是,一旦企業上市,那回報率可就嚇人了,或許一夜之間就能達到百分之百,就像現在盛海與深市的股票交易所,盛海八支股票,原本就是很普通的企業,上市後股票價格就像飛起一般,老百姓投入一萬塊,幾天的工夫就能賺兩萬,回報率百分之百,你說這些企業有這樣的回報率嗎?我可不相信。”
張新迎立刻問道:“你是說,股市上股票的價格已經超過了企業本身的價值?”
林雲點頭,“對,就是如此,股市就這樣,市值絕對會超過企業自身的價值。”
“那麼………!”張新迎思考片刻後又問道,“如果企業市值不斷提高,那有可能會出現市值遠遠超過企業自身價值,甚至會超過自身價值幾倍,乃至十幾倍,理論上很可能會超過百倍,這怎麼可能?”
林雲回答,“院長,這種情況很可能發生,可一旦出現,那距離危機就不遠了。”
“就像西方國家經濟危機那樣?股市崩盤?”張新迎問道。
“對,一旦出現您說得這種情況,這支股票一定會崩盤的,那時股民們就要倒黴了。”林雲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