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林雲?林雲來解答下這個問題吧!”

張新迎直接點名林雲。

所有人又看向了林雲,之前呂志成第一個點的就是林雲,現在院長也點名,這個班級年紀最小的學生到底是什麼來頭?

林雲站起來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

為什麼不好意思?因為林雲之所以能到華夏大學上學,就是張教授的推薦。

這算是林雲欠了張新迎一個大人情,按理說第一時間就要到首都拜訪張教授,事實上林雲也有這個打算,可這一個月太忙了,忙著收購雙峰廠的事情,結果把這件事給忘了。

人家幫了你這麼大的忙,你連拜訪一下都沒有,怎麼也說不過去,所以林雲覺得自己有些對不起人家,不僅僅是張教授,還有錢思長教授,這兩個月都沒跟人家彙報一下工作………。

林雲有些不好意思,張新迎笑吟吟看著他,等待著林雲給出答案。

“張教授好!”

林雲先是打了招呼。

“哦,你就是林雲,真是年輕有為………好,你來說一下我們學院的目的是什麼?”

“好,那我就搬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希望張教授和各位同學能給予指正。”

“咱們學院叫做管理學院,聽名字就知道,主要傳授的是管理方法,什麼是管理方法?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課題,從人類誕生時就有這一門學問。

人類的屬性是社會性,一個人一生都要與其他人產生關係,比如家族、朋友、同事,這些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也只是最簡單的關係。

更深一層,就是經濟關係,比如我花一塊錢從別人那裡買了一支筆,錢和商品之間就有了經濟關係。

一個國家的經濟其實就是由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係構成,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整體,這個整體產生的影響又會作用在我們個人身上,是不好的作用還是好的作用,這就取決於管理的方式。

改革開放前,國家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管理,在這種管理下出現了問題,物質匱乏,人們生活條件很低,於是國家實行了改革開放,引入了市場經濟管理,激發了人們生產積極性,從此物質條件不斷增長,進而證明了管理方式的正確。

人還是那些人,只是管理方式變了,產生的結果卻大大不同,由此可以看出,新型的管理方式對國家有著多麼大的影響,但還不僅僅如此。

國家層面,已經從計劃經濟管理轉向了市場經濟管理,這是宏觀大勢所趨,不可逆轉,但具體到微觀層面就複雜的多。

首先是市場經濟的管理,頭些年我們國家實行價格闖關雙軌並行,結果失敗了,物價飛漲,損失不小,價格闖關雙規並行也是市場經濟,為什麼會失敗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說明市場經濟也不是萬能的,需要更先符合我們自己的管理方式來治理國家。

一個國家如此,細化到一個企業更是如此,改革開放前,我們國家都是國企或者集體企業,所有企業都要適應計劃經濟。

改革開放後,市場經濟來了,原有企業的管理方式不行了,很多企業破產,同時更多的企業誕生,兩者的差距就是如何適應現有經濟制度的管理方式。

適應社會發展的管理方式就能讓企業成長,反之則就要消亡,但什麼管理方式適應社會發展呢?這就是問題了。

我們管理學院的目的就是研究這個龐大的課題,大到如何管理社會,小到如何管理企業,這是一門非常複雜的學術,包括經濟學、數學模型理論、社會學、人類心理學等等,總之,這是一門足以影響社會和國家發展的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張教授,這是我的一點粗淺理解,還請教授您給予指正批評。”

張新迎看著林雲,心裡再想:指正批評?你這答案好像比我知道的答案還豐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