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撿起一根樹枝,春妮使勁抽打著泥地,當作是抽打在團圓身上,她低著罵著“不要臉,太不要臉了!”

“春妮。”

衣角被輕輕拽了一下,春妮往後一看,是杏黃,李杏黃抽搭著鼻子,有些羞愧地看著她,她擔心地拉著杏黃問,“杏黃,你怎麼了?”

春妮一問,李杏黃更是淚眼婆娑地說自己沒用,昨天沒幫春妮說話,還自己先走了,“而且……而且我應該攔著我娘,不叫她帶團圓去找你,你姑沒怎麼樣你吧?”

提起她姑,春妮吸吸鼻子,大手一揮,“沒事,這都怪團圓,不怪你,你就是太老實!”

李杏黃苦澀地笑了,只是這笑意還未曾到眼底,聽春妮叫她看團圓死纏著嚴明安的不要臉樣,她的眼神裡湧起滔天的怒意。

團圓不知道後頭兩個女孩又在恨她,她拉著嚴明安,“嚴明安,你跟我好好說說這是怎麼回事?”

嚴明安拉著團圓往他家走,其實跟李大花說的差不多,不過朝廷嘉獎的是他們嚴家商行,嚴明安提了這捐糧的事裡頭,還有桃源村的一份功勞,桃源村才有了這塊牌匾。

“原來是這樣。我說嘛,朝廷怎麼會知道我們桃源村捐的那點糧食的事。對了,你給我描述描述,欽差長什麼樣子?”團圓還是對欽差好奇。

嚴明安提到欽差,聲音一點沒變化,“欽差嘛,一個鼻子一個嘴,兩道眉毛兩眼睛。”

團圓:“……嚴明安,你說了跟沒說一個樣!”

兩個人像小時候一樣嬉鬧……

桃源村人因為這塊牌匾,個個走路都帶風,連老頭老太太,腿腳也利索了,每個人一說起話,三兩句話就得說起這塊“至善之村”的牌匾,這情況一直持續了大半個月。

欽差趙兆生終於回到京都,面見了皇上,“皇上,臣已經把牌匾送到了桃源村,那裡雖偏僻,但民風特別淳樸,要說盛產,就是粟了。”

“他們那裡沒受災?”皇上問。

此次水災,整個大螢國每一寸土地都受災了,趙兆生說桃源村當然也受災了,“皇上,他們早收了糧食,所以受災輕,而且桃源村因為偏僻,那裡的人知足。”

趙兆生頓了一下,看皇上還想聽下去,才接著說道,“以前桃源村的人很少出村,是在嚴家去開了山後,桃源村人才與外面接觸多了。聽說全村捐糧,起因是一個叫團圓的小姑娘看到了鎮上災民的情況,她回去一說,全村人自發拿出了家裡的糧食,給嚴家商行用來施粥,他們過的並不富裕。”

“哦,還有這樣的村子?”皇上對桃源村興趣更濃了。

村裡出一個兩個好人不算是稀奇,可一村子的人,在自己也受災的時候,能一起做出捐糧這個決定,太難得了,從這樣的村裡出來的人,肯定品性是不會差的。

“趙愛卿,桃源村有什麼可以用的人沒有,要是有,可以破格錄用。”皇上說道。

趙兆生懂皇上的意思,“皇上,桃源村目前有兩個學子,一個就是嚴明安,嚴家的少東家,另一個叫李潤書,明年要考秀才,除此之外,其他的年輕人基本都大字不識一個。”

“這樣……”皇上有點失望。

“皇上,桃源村今年建起了村學,有兩個教書先生,一個是舉人,是嚴家請的,另一個是老秀才,兩個人都是有才學的,也許不久之後,桃源村會多出幾個讀書人。現在說,那個李潤書要是能中舉,是可用的。”

趙兆生別看在桃源村沒有逗留,可對桃源村的瞭解,他還是瞭解的挺清楚,特別是對村裡讀書的年青人,“皇上,村民嘴裡那個叫團圓的小姑娘,是村裡老秀才的孫女,很了不得,可惜是個女娃娃,志向也不在讀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