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啊,再這樣你回家做飯可晚了。”秤砣使勁拽著團圓往前拖。

對啊,她還得做飯呢!團圓甩開秤砣的手,一溜煙跑了,“哎呀,我怎麼忘了得做飯呢?”

秤砣在後面哈哈大笑。

下午,團圓早早就開始包餃子,包好了餃子,她又開始煮雞蒸魚滷蛋,魚和雞都是整隻來做,倒不是團圓圖省事,而是桃源村的年夜飯就是要整雞和整魚,不可以剁開。

團圓有條不紊地做好了八道菜,喘口氣又下餃子。等餃子出鍋,一個露餡的沒有,她才大大的撥出一口氣。李奶奶說餃子不露餡,來年不漏財,能賺的盆滿缽滿,所以團圓每個餃子都認真地捏的很緊。

餃子和年夜飯上桌,桌子上照例是擺了五副碗筷,以前都是李秀才給兩個碗裡默默夾上菜,他就喝上一口酒,跟團圓一起吃年夜飯。今年,團圓先拿起筷子,給其他三個碗裡夾上菜,就甜甜地給爺爺倒上酒,“爺爺,咱們吃飯吧。”

“好,吃飯。”李秀才低頭,一滴淚砸進酒裡。

“爺爺,吃大雞腿。”團圓懂事地給爺爺夾上大雞腿。

爹孃今年又沒有回來,剛才爺爺掉了淚,是想他們了吧。從團圓記事起,每年過年,桌子上都會擺五副碗筷,那三副是奶和爹孃的,可從來沒人回來坐那裡。

李秀才搓了把臉,也給團圓夾了一筷子雞肉,看著懂事的團圓努力讓自己開心,他壓下心底的酸楚,“團圓,在外面玩什麼了?”

團圓就咧著嘴,給爺爺講嚴家放的大鞭炮有多麼長,她兩隻小胳膊使勁張開,看李秀才臉上沒表情,夾起雞肉叼在嘴裡,“爺爺,你等著,我告訴你到底有多長。”

李秀才一愣神的功夫,團圓穿上鞋,跑出了屋,跑到了院子裡的石榴樹下。

石榴樹上繫著紅布。每年過年,桃源村家家戶戶的樹都要綁一根紅布,用來祈福,而團圓家的這一根紅布,總是綁在最高的樹梢,隨風搖動,用這一抹紅,呼喚著爹孃快快回家。

李秀才透過新貼的紅豔豔的窗戶紙,看到團圓在石榴樹下轉了一圈,又跑回來爬到炕上。

“爺爺,嚴家的大鞭炮就是這麼長,這還是盤了三圈呢。”團圓夾了一塊魚肉,大口嚼著。

李秀才裝作不信,“真的有那麼長?”

“爺爺,當然有,我都跟秤砣說好了,明年我們多賣烤地瓜幹,給全村都買上大鞭炮放。”

“好,有志氣。”李秀才開懷大笑。

團圓見爺爺樂了,更是巴拉巴拉說著自己明年的打算,要把李杏黃家給的菜園子都種上菜,要上山摘花椒,還要……還要編更多草編拿去商行裡賣,“爺爺,這樣咱倆就能不愁吃不愁穿,還能攢銀子。”

李秀才欣慰地摸摸團圓頭,“團圓長大嘍,爺爺老了,團圓要不需要爺爺嘍。”

他把團圓抱回來時,還是那麼小一團,需要他喂,需要他給穿衣,一切都離不開他,可這一眨眼,團圓能給他做出這麼一頓像樣的年夜飯了。

時間如白駒過隙,可時間裡埋了多少人的思念,又多麼催人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