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子,我記著了。”把大塊的搓開,團圓就按著李大花教她的,把糕麵攤開,開始燒火。

李大花則拿出煮好的紅豆,用擀麵杖搗碎磨細,加入白糖和豬油,豆餡就做好了,她還準備了菜餡,就是提前留出的包子餡,用來做菜餡和豆餡兩種油糕。

“團圓啊,不用燒火了。”李大花估摸著糕面蒸熟了。

團圓過來看李大花準備的餡,“嬸子,你每年都給秤砣做炸油糕,包包子?”

李大花點點頭,當父母的都這樣,自己再辛苦,只要有一點辦法,也不想委屈了孩子。

“團圓,明年嬸子也給你做。”團圓長到這麼大,應該是沒有這麼長過尾巴的。

團圓懂事地搖頭,彎腰看著豆餡,不用吃,光用聞的,就是一股香膩的甜味,而且看著這豆餡,她就想到了石榴籽,同樣是紅的,同樣是甜的,可是一個是直接吃,一個呢必須煮熟了才能吃。

人生而不同,東西生而相同,但用法不同。

“嬸子,我爭取在自己明年長尾巴之前,學會炸油糕和包包子,到時我自己做,還給我爺爺做。”

“團圓有志氣。”李大花就喜歡團圓的樂觀,過來掀開鍋蓋,提著糕底下的布拿出來,往盆裡一倒,糕就從布上下來了。

“嬸子,這糕不是很黏嗎?”團圓還以為得一點點把糕從布上摳下來呢。

李大花在手上蘸點涼水,利落地搋糕,糕慢慢變得光滑,“糕面熟透,就不會粘在布上,這說明團圓你蒸的糕好。”

就燒火唄,團圓不覺著這有什麼可誇的,大花嬸子可真是見了她就是誇。

搋好的糕抹上一層油,李大花又趁熱揪成一個一個小劑子,摁扁捏薄包上餡一氣呵成,“團圓,糕太燙了,你就別做了。”

剛出鍋的糕太熱,團圓的小嫩手要是燙紅了,李大花可得心疼。

“嬸子,我聽你的,我在一邊學。”學會了回自己家做,想怎麼做怎麼做,團圓樂滋滋想,忘了她家裡還有個更擔心她的爺爺,過會兒還有個更更擔心她的首兒。

豆餡的糕李大花包成圓形摁扁,菜餡的她包成三角形,鍋裡的油燒熱,李大花讓團圓來炸油糕。

“嬸子,我來?”團圓還沒看到李大花做呢,直接叫她來,她不知道該咋做。

“咋,怕了?嬸子不是教了你炸豆腐丸子嗎,這個更簡單。糕面是熟的,餡也是熟的,放到油裡一炸,你看著油糕的表面有小泡,浮起來就行。”

既然李大花這麼說了,團圓貼著鍋邊下入一個個糕,這面差不多了就翻面,油糕顏色變深就撈出,再下入包好的油糕。

第一個炸好的油糕出鍋,秤砣就溜進來了,拿起油糕就吃,燙的直哈氣,“好燙,好香,好甜,哈哈……”

李大花被猴急的秤砣氣得又要動手,秤砣拿起一個炸好的油糕跑了,還不忘說:“團圓,我宣佈你可以出師了。”

被資深吃貨秤砣這麼肯定,團圓樂的直晃小辮子。

所有的油糕出鍋,李大花把碗塞進團圓手裡,“嚐嚐你自己炸的油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