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指指李大花晾的南瓜籽,“嬸子,那不就是種子嗎。”

李大花拍拍頭,她怎麼就忘了她曬的就是南瓜籽呢。

南瓜泥搗碎,煮熟的酸棗也可以剝皮了,團圓跑回李奶奶身邊,學著給酸棗剝皮。

酸棗個頭小,一個一個剝皮可是個大工程,李奶奶拍拍小板凳,叫團圓坐著慢慢剝,“團圓啊,只有把皮剝乾淨,做出的酸棗糕味道才會好。”

李奶奶做酸棗糕沒有什麼訣竅,就是耐心,一個一個給酸棗剝皮,剝的乾乾淨淨,一點皮不剩,也把核一個個挑出來,所以做出的酸棗糕才好吃。李大花呢,剝皮去核就是糊弄,都沒有去幹淨,做出的酸棗糕味道就不好。

酸棗糕的味道好壞,區別就是在這裡。

團圓坐在板凳上,認真地給酸棗去皮,檢查了酸棗上一點皮不留,才把它放進去好皮的盆裡。

李大花剝了幾個就去做別的了,她看著那一盆的酸棗心急,就想趕緊去完皮,皮去的就不太乾淨,“團圓,你和你奶奶忙吧。”

“嬸子,你去忙吧。”團圓仰起頭朝李大花笑笑,又低下頭認真地去酸棗皮。

李大花摸摸團圓頭,這孩子做事可真有耐心啊,比她都有耐心。

幹了一會,團圓把李奶奶手裡的酸棗奪下來,懂事地說,“奶奶,你歇歇吧,省得腰疼腿痠,我來幹。”

團圓實在是太懂事了,李奶奶笑的合不攏嘴,站起來捶著腰,在院子裡走著,團圓一個人繼續幹。

這酸棗加起來有個七八斤,去皮很麻煩,團圓一邊給酸棗去皮,一邊想著未來她的館子要是賣酸棗糕,食材是不貴,可費功夫啊,這個怎麼算。

“團圓,人工成本也要算在菜的定價裡。”滾滾道。有些食物是工序複雜,才值錢的。

團圓點點頭,耐心地繼續給酸棗去皮。等把所有酸棗去好皮,光皮就有半盆,李大花端去餵雞了。

李奶奶找來擀麵杖,用擀麵杖不停地在酸棗裡面攪,把小小的核揀出來,酸棗變成細膩的白生生泥,像是凝固的豬油,就可以把南瓜泥倒進去拌在一起,攤平曬。

“奶奶,曬乾之後怎麼做?”團圓眼巴巴看著晾在那裡的酸棗糕。

李奶奶說用刀切成塊就可以直接吃了。

團圓撐著下巴聽李奶奶說他們那時候,那時候從開春起,就是野菜當家,因為青黃不接嗎,想吃飽,只能挖野菜。

“團圓啊,你們這時候真幸福。”人貴在知足,李奶奶這輩子都沒離開過桃源村,外面千般好萬般好她不知道,也不向往,她就知道桃源村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她就滿足。

團圓點點頭,眼睛亮晶晶地看著李奶奶,“奶奶,我也覺著自己幸福。”

李奶奶慈愛地看著團圓……

很多年後,團圓每每想起李奶奶,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慈祥和她做的酸棗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