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裡是團圓煮的鹽水花生。花生推回家,團圓就摘了些煮上了,煮的時間越長,花生越入味,裡頭的花生不是脆的,是軟綿綿的,煮好團圓還把花生在鹽水裡泡了一晚上,更入味。

“給我吃的?”上次的炒白果,半斤直接給嚴夫人了,首兒一顆沒撈著,可那是娘吃的,他又不好意思和娘要著吃,就罰半斤不準待在他身邊。

半斤蔫頭耷腦的,沒明白自己又哪做錯了,作為首兒的小跟班,半斤記著首兒的喜好,小少爺之前不是不喜歡吃白果嗎?

團圓點頭,她都端到首兒面前,當然是給他吃的,“我倆一起吃,吃完再幹活。”

首兒拿起來吃,癟的花生咬開裡頭一汪水,裡面的花生最入味,相比之下,飽滿的花生米就差點意思。

首兒喜歡吃癟的花生,“為什麼不早點刨,早一點刨,就全是癟花生了,癟的吃起來好吃。”

在首兒的觀念裡,食物好吃最重要。

捂著臉,團圓嘆了口氣,“你可真是個小少爺,這是糧食!糧食是什麼,就是吃飽肚子的,癟的花生榨出的油少,而且也沒辦法炒花生米吃。你看官府收糧食,都願意收飽滿的,可沒有收癟的。癟的意味著年景不好,要餓肚子的。”

團圓就給首兒打了個比方,官府收一斤的公糧,癟的得多少,要是飽滿的就可以不用交那麼多,種地的沒人希望自己的糧食是癟的。

首兒:“……”

被教育了一頓,首兒也不生氣。跟團圓在一起玩,他都被教育習慣了。

“原來是這樣,那在地裡多留一會。”

團圓又嘆了口氣,“哪有那麼簡單,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有節氣管著,你知道二十四節氣吧?”

看到首兒點頭,團圓接著說,“要是糧食到了收穫的節氣卻不收,可能會顆粒無收,而且還得接著種下茬莊稼,哪裡能等著它一直長。哪天我領你去聽五爺爺講吧,這些我都是聽他講的。我們村種糧食,他就是帶頭人。”

首兒也想聽,叫團圓到時候叫上他。

團圓把癟的花生挑出來給首兒,“給你吃。”

推回給團圓,首兒是覺著呢,他愛吃癟的,團圓肯定也愛吃,他不能都自己吃。

啪,團圓放到他手裡,“我不愛吃癟的,太齁了,我爺爺也不愛吃,都給你吃。”團圓看出來了,首兒愛吃癟的花生。

首兒這才拿著吃了,吃了一會兩人繼續摔花生。等首兒灰頭土臉回到家,嚴夫人問他幹什麼去了,他就說幫團圓家幹活去了,嚴夫人叫他趕緊去洗。

“娘,這是團圓給的。”剩的鹽水煮花生,團圓都叫首兒拿回家了。

嚴夫人責怪他,“怎麼要這麼多?”

村裡人這陣子忙的天天泡在地裡,嚴夫人都看在眼裡,種地真是辛苦,這花生都是人家的汗水澆灌出來的。

首兒說是他幹活換來的,團圓說了,他家蓋房子都給工錢,這鹽水煮花生,就相當於他的工錢,“娘,我摔花生可厲害了,不光比團圓厲害,比她爺爺也厲害。”

李秀才回家後也摔花生,可沒有他摔的快,摔的乾淨,首兒一個人比團圓和她爺爺兩個人摔的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