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無能狂怒(求收藏)(第1/2頁)
章節報錯
由於搖滾是從西方傳播進來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內還處於萌芽狀態。
直到90年代初,搖滾樂以唐代樂隊及魔巖三傑為代表達到流行高潮。
當時的搖滾樂已經發展到上千支樂隊的龐大規模,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使得搖滾樂一直處於地下發展的狀態。
加上當時港島流行音樂逐慚興起,搖滾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衝擊。
不少搖滾歌手不得不向潮流低頭,主動改變自身風格,加入中國風或更改作品主題,甚至改唱流行和民謠。
但也有一些搖滾樂隊仍舊固執的堅守陣地,不願被時代變革。
時至今日,那些留長頭髮、燙大花的重金屬風格已經成為遙遠代名詞,只有極少樂隊還在苦苦求存。
斯巴達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們成立的時候傳統搖滾樂已逐慚沒落,但靠著一些死忠粉的支援與不屈信念,在暢享酒吧街一簇小圈子裡面艱難掙扎了十六年!
斯巴達樂隊從未爆紅過,也從未發表過有影響力的作品,但他們堅信硬搖滾會捲土重來,堅持自我準則,因此也贏得不少業內人的敬重。
今晚夢想音樂節將他們請來當首場嘉賓,也是敬重這種付出精神。
斯巴達樂隊目前只剩下三名成員,雖然個個年紀超過三十五,但仍舊是一身不羈而又狂熱的皮衣穿戴,給人一種強烈的抵抗與反叛情緒風格。
而他們演奏的原創歌曲,儘管表達出了‘快意恩仇’的金屬搖滾與粗獷特徵,但顯然不是現代年輕人的主流。
這首《無能狂怒》,韓樂連聽都沒聽過,但無可厚非的是,他們的演唱充滿了重金屬味,那種嘶吼聲極具侵略栍,高昂的歌聲像旋風一樣席捲,貫穿整條吧街,衝擊著眾人的耳膜。
然而可惜的是,這首歌並未能感染多少觀眾的情緒。
唱風太過古老,歌詞過於生澀,而且唱法還帶聲嘶力竭的怒吼,現場眾人聽得一頭霧水。
不過幸好激昂的打擊樂器與咆哮怒吼,多少帶動了全場氣氛,不少人都在揮舞熒光棒。
一曲唱罷,斯巴達樂隊雖然沒有得到過半觀眾共鳴喊‘安可’,但也不至於翻車,不然第一次登場糗大了。
主辦方安排的第一支樂隊下場後,音樂狂歡才算正式開始。
很快,另一支酒吧駐唱樂隊接管麥克風登臺。
擊鼓聲、貝斯琴聲、吉他和絃聲、主唱奔放的嘶吼、觀眾忘情回應聲等交織成一片,整條沉浸在狂歡的迷醉之中。
隨後登臺的樂隊與歌手便老實多了,壓根不玩花樣原創,基本都挑選網路熱門歌曲翻唱,雖然大多未能獲得三次安可,但也帶動了全場熱浪。
現場近三千名觀眾紛紛激烈迴響,一邊揮動熒光棒,一邊隨著狂熱的動感節拍忘情搖擺,甚至有不少齊聲大合唱起來。
一時間,各種狂呼聲、嘶喊聲、尖叫聲絡繹不絕,比開場時更加喧鬧熱切。
如此震撼心靈的場面,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清楚感受到,那是坐在螢幕面前根本體會不到的!
槍炮樂隊的出現,在現場更是引起了不小轟動。
一大群頭髮染得五顏六色,打著鼻環的殺馬特年輕男女,高舉著印有‘槍炮’‘胡寶強’字樣的應援牌,在人群中聲嘶力竭齊喊,激動得滿身大漢滿臉潮紅。
梳著自由女神頭冠狀髮型的胡寶強,一臉酷酷地抱著電吉他登臺,對著那邊粉絲們傲氣揮手:
“哈嘍,大家晚上好,我是槍炮樂隊的胡寶強,接下來……”
“強強!小強強!”
那些女粉絲高聲尖叫,激動得快要暈死過去。
“這支槍炮樂隊似乎頗受歡迎啊?”
烏托邦酒吧頂層的東側貴賓室,陳偉成對坐在自己對面的李詩雅,隨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