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新競演(第2/2頁)
章節報錯
公司肯花費一兩百萬投資,又怎麼可能只做出力不討好的事,朔回本起碼得翻上一翻,這一缺口就是三四百萬了。
更何況,如今實體專輯已經崩塌了,除了一些黑膠、藍光發燒友和深愛粉,誰會收藏張cd碟礙地方?
就連前幾年大熱的手機彩鈴,現在都基本死翹翹了。
所以,目前囯內不少歌手都像漢城那邊一樣發行數字專輯,這樣一來流媒體網站起碼得分一半。
有這兩座大山壓著,發行歌手其實就是任人魚肉的小蝦米,因此他才會對賣歌賺錢沒多大信心。
李詩雅白了他一眼:
“囯內搞音樂本身就賺不了大錢,人們花兩塊錢購買就能永久收聽。
哪怕你是頂流歌手,銷量最多也就三千萬,利益分配上流媒體音源平臺這些,加起來大概佔48%。剩下的才是創作人、歌手、經紀公司、製作方等等均分。”
“而音源下載收入創作人9%,歌手4.5%這是市場公價。這個我們也按行規,但是減去製作方分成後,哪怕公司那一塊只收成本費,最後你能到手三四百萬就算不錯了。”
“為了這幾百萬,你需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資源?時間跨度起碼長達一年半載吧。”
韓樂想起前世囯內音樂凋零情況,挑了挑眉:
“那豈不是說搞音樂開始沒活路了?”
“這得看情況,傳統那種只憑聲色不注重名氣的藝人,原創的確越來越難了。”
李詩雅看了他一眼:
“而新生代的流量歌手,則是憑歌漲人氣圈粉,不說開演唱會,單單出演幾次通告,入賬百萬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目前甚至有不少歌手將歌曲全部免費,這還不是為了賺個口碑,你以為他們真是嫌錢賺得少啊?”
韓樂回顧前世那些流量歌手的做法,點點頭:
“看來現在音樂圈的水也很濁了?”
“還行吧,畢竟現在是資訊時代了,藝人對於宣傳推廣很重要。”
李詩雅拿起刀叉,切了一小塊牛扒:
“等你在《偶像歌手》闖出些名氣,這邊就可以考慮讓你拍影視劇上綜藝,那才是賺頭。”
“現在還是先著眼當前吧,我下午就找人幫你編曲,先將那兩首歌的伴奏給做出來。”
韓樂點頭:
“好的,謝謝了!”
“說完這些,那我們就說說參賽方面的事項吧。”
李詩雅夾上一小口蔬菜,隨口道:
“這次番茄衛視推出的《偶像歌手》,是與漢城SΒS電視臺合作搞的新競演模式。”
“到時這邊的總導演,應該會交由成功打造出《音樂明星》選秀節目的李文斌來執導。
而根據我們收集到的資訊,以及衛視臺在正式錄製前的宣傳,這檔節目共計有98家公司報名參賽。
其中不但囊括了港島、澳島、臺島、漢城等特殊地區,就連海外不少經紀公司都聞風而動,熱度可謂空前。
這98家公司旗下的練習生,再加上未曾簽約或來不及簽約的個人練習生,初步統計人數高達2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