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兩軍計謀的對決(第2/2頁)
章節報錯
先行官突然喊停了哨兵,然後沉思片刻,吩咐道:“放棄哨位警戒,多帶幾名護衛悄悄摸過去搞清戰況,若能捕獲一名‘舌頭’最好,我們在此等你情報,下一步的行動依你的情報而定。”
哨兵一下愣在了原地,不知所措地將目光投向特使官阿雲木楞,等待他重新確認命令。
珂玥聽聞這二道相忤軍令,也是暗自吃驚,頓感事情的微妙有些蹊蹺。雖然二道軍令都有其道理,卻是行軍打仗之大忌。
阿雲木楞流露出不滿的神色,卻是隱而未發,側目掃了一眼先行官,隨既轉過目光望著護衛哨兵,正色道:“按先行官命令執行!”
……
山崖上驚悚的詭異一幕,隨幽靈綠光隱退夜幕而塵埃落定,歸於平靜。
驚魂初定計程車兵們,長長舒出一口氣,高舉“呼呼”作響的火把,將四周照得是燈火通明,生怕幽靈綠光再現崖上而催命纏身。
而那幾名身手敏捷,一襲夜行服的斥候軍士,已呈戰術隊形悄悄隱行在崎嶇的群山中,腳底不時帶起“沙……沙”的細響,兩名軍士作先頭兵探索地形,中間一人做掩護,其餘人為靈活策應。藉著夜幕向義軍的營地方向摸去……
這些百裡挑一的軍中佼佼者,歷經幾年魔鬼般的殘酷訓練,個個身懷絕技,殺伐果斷,崇拜暴力,擅長潛入敵營破壞,暗殺,刺探情報,尤以對俘獲的敵軍士兵兇殘逼供來取得情報著稱,是戍邊軍中一支王牌利劍。
“暴力是敵人惟一聽得懂的語言。”
是他們不擇手段,威逼俘虜口供情報的最高行為準則。
青年軍官望著斥候軍士的背影消融在夜色中,轉身見崖上火光四射,猶如白晝,忽然意識到自己此刻的處境如在山巔裸奔一般,所有的一切在叛匪眼裡定是暴露無遺。
”敵情不明,彼暗我明,我該如何破敵?若有不慎,遭叛軍絕地反殺,豈不成千古笑談。”
心念一起,青年軍官瞬間陷入了一片焦慮之中,低頭蹙眉踱來踱去,思索著對敵良策。
沉思許久,忽然面露喜色,自覺想到一條妙計——山崖頂留幾人持火把不停穿梭,造成一種人馬聚集崖頂的假象來迷惑叛匪,而將大批重灌士兵埋㐲在山腰處,待叛匪摸到山崖頂偷襲時,山腰伏兵合圍攻之,切斷叛匪退路,那時叛匪前是斷崖,後是追兵,上天可路,入地無門,故可聚而殲之。
想到這裡,青年軍官心花怒放,洋洋自得,心中暗道:真乃瞞天過海,請君入甕之妙計。
未料,軍令還未下達,此計便遭到那名刀疤臉軍官的強硬反對,不客氣地說道:“大人未有引敵的誘餌,如何斷定叛匪必攻崖頂?若是叛匪選擇逃路,我們又該如何是好?兄弟們損兵折將,豈不白白折騰一夜。”
刀疤臉軍官原是偵察斥候的軍士長,在一次前往“幽州國”執行秘密解救人質的行動中任務失敗,被火器重傷幾處,卻僥倖逃出並奇蹟般活了下來,身體卻不允許再擔負偵察任務,傷愈後轉任了一名下級軍官。青年軍官對他存有幾分敬重和忌憚。
這一番言語,不無道理。青年軍官斜瞥一眼“刀痕臉”,慨嘆道:“依兄弟之言,我軍又該如何是好?”
“崖上回來穿梭的照明火把,可釋放我們按兵不動的迷惑假像,使敵放鬆警惕,但我軍不設埋伏,而是借夜幕下山尋找叛匪主動出擊,偵察斥候混入敵營中心開花,我們斷其後路暴力圍殲,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刀疤臉”抬眼望向青年軍官,小心翼翼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