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音樂風雲榜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發歌的頭兩天,靠的是歌手的人氣和粉絲,如果詞曲人的名頭夠響也會對爭榜起到積極作用。

過了兩三天後,粉絲該買的也都買了,歌手的粉絲經濟消耗完,剩下的最後一步就是口碑發酵了。

路人口碑,可以說是影響歌曲銷售的最重要的一環。

其實這和電影上映差不多。

觀眾會第一時間走進影院,多是衝著導演、主演等主創團隊去的。

想更大程度的提升票房,那就得電影夠好,引得眾人口口相傳。

歌曲和電影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可以試聽。

好的歌曲,口碑傳播速度極快。

《再見》這首歌出現在畢業季,那就是和《那些花兒》一樣亂殺。

甚至在流行性方面來講,《再見》更勝一籌。

無它,這首歌好唱,利於流傳。

即便是五音不全的人,也一樣能跟著嚎上兩句。

再者,竇明的人氣雖然比不上同是一線歌手的姜軍和王軒,但他再怎麼說也是一個一線歌手。

不同於李青臨,連發三首精品,其中更是把《那些花兒》都拿出來了,才能勉強壓姜軍一頭。

而竇明的咖位和影響力都是在的。

《再見》火的十分迅速。

發歌的第二天就升到了月榜第三,第三天月榜第二,第四天就反超了姜軍,並且後面幾天都坐穩了榜首。

最近幾天,竇明的狀態都是欣喜若狂。

月榜第一,他從未敢奢望過。

說實話,出道以來他不是沒有上過月榜第一,但是從來都沒有連續坐穩過這麼多天!

這是他第一次贏姜軍贏得這麼徹底。

而且這次姜軍很難再反超了。

除非他可以再拿出來一首和《再見》一樣容易流行的歌。

可姜軍要是有這樣的歌,早就拿出來了。

再者,公司每天發來的《再見》的銷售資料,雖然相比於前幾天瘋漲的速度略有下降,但還是一直保持著穩定上增的勢頭。

漲勢甚至比上個月的《那些花兒》還要好!

就算姜軍能拿出一首這樣的歌,也很難趕超了。

對於這一切,竇明自然知道都是誰的功勞。

《再見》這首歌,其實換哪位歌手來唱都能火。

而李青臨同意把這首歌給他唱,竇明知道,絕對不會是因為那區區二十萬和五成的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