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被忽悠得滿心歡喜……從這之後,強弩之末的北宋就開始在作大死的路上,狂奔不止……

與此同時,各地農民起義,也像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以宋江為代表的水泊梁山,在苟且發育了幾年之後,也在宣和年間正式起義。

而後,北宋風雨飄搖,沒幾年金兵揮戈南下,直接嗝屁了。

……

嘶!

武大郎倒吸一口涼氣。

亂世將至,危機感爆棚啊!

看來,得加快發育速度,壯大自身實力了。

好在,眼下還只是政和元年,距離天下大亂,還有一段時間!

正思索著,一個頭發花白、衣著寒酸、拄著柺杖的老奶奶,顫顫巍巍地從人群中站了出來,面色急切地問道:“大,大郎,蔥油餅漲價了,那炊餅會不會漲價?”

炊餅,可是清河縣底層民眾們的主食啊!

眼下,物價飛漲,其他家的炊餅都紛紛漲價,至少5文錢一個,只有武大郎家,3文錢一個的炊餅,成為窮人們果腹首選。

如若這武大郎炊餅鋪的炊餅也漲價,那他們這些底層百姓,可就吃不起飯了。

阿婆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帶著一絲忐忑,渾濁的眼球中,透露著一抹不安。

武大郎知道眼前這老人,她就是西街的蘭婆婆。

蘭婆婆老公死得早,靠打零工將獨生子拉扯長大。

幾年前,獨生子去了外面闖蕩,至今未歸。

蘭婆婆的生活,很是艱鉅,平日裡就靠著鄉鄰們的接濟過活。

嘶!

武大郎的心,彷彿被什麼尖銳的東西蟄了一下。

草率了。

“各位鄉鄰們,不要誤會啊!我只是說蔥油餅漲價,沒有炊餅也漲價!”

“這裡,我武大郎,今日就在此給各位承諾,我武大郎炊餅鋪的炊餅,永不漲價!各位放心吃。”

轟!

話音剛落。

武大郎炊餅鋪門口,掌聲雷動。

“大郎啊,你可真是菩薩心腸。好人有好報,日後你要是不大富大貴,長命百歲,簡直天理不容!”

“什麼叫活菩薩下凡?這就是!”

“大郎這格局,實在不是凡人能比。整個清河縣,也只有武大郎炊餅店,為我們這些搵食艱難、掙扎在生死之間的窮人們考慮。”

“話不多說了,兄弟們,都給我衝,買爆大郎炊餅店!”

……

眾人交頭接耳,對武大郎讚不絕口。

武大郎自從到了宋朝,還從未被人當眾這麼誇過,當下小臉紅紅,訕訕道:“借您吉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