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前進想的太遠了,嘴上是這麼說,做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不可控的條件太多,能做的事情也太多,重點在於村民的意願,要是沒有強烈的上進心或是被生活逼的沒辦法,誰又想辛苦勞累呢。

地方先佔下了,接下來怎麼發展就看村裡和村民的博弈,即使思想的也是經濟的。

村民大多從土地得食,做生意的經歷比較少,到現在也就到村裡的兩個廠裡打工,能不能、願不願把自己的家改造成經商的場所,還看他們的意願。

出力這方面的事情還要看鄭前進,這個前進村的父母官,更加理解自己的群眾,也更有辦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月章感覺有點累,最近的事情看似不急不躁,在於事情做到了前面,所以的一切都是在月章的心裡充分模擬過才開始的。

做就要做別人沒做過的,既然要出風頭就出最大的風頭。接下來的時間就是休養生息的階段,對自己是這樣,對村裡的企業也是這樣。

事情做都做了,就這樣吧,鎮裡不鬧,縣裡幫著擦屁股,比預計的好。

接下來的事情都交給鄭前進去做,置換土地、宣傳引導、講授經驗、先進表彰,鄭前進喜歡名聲,可以把名聲都給前進村的一把手。

月章要的是不漏聲色的積累,不被未知對手的關注,少惹不必要的麻煩。

前進村蓋房子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土地的性質,縣裡來人調研的時候也是把這個問題作為重點。

問題上報上去,各個部門都沒法做決定,據說事情還是到了縣裡常委會上討論解決。

月章想的很好,一換二,村裡田地不僅多了,明面上沒有觸犯耕地保護的紅線。

縣裡常委會討論的過程圍繞的是這種事情從沒有出現過,前進村能不能做,無法可依、無矩可循,做了決定就成了市裡甚至省裡的第一塊,做決策的風險太大了。

可是改革的精神在於創新,在於敢為天下先,能為村民集體帶來利益,沒有違反現有的規定,是要支援的。

縣常委會最後的決定是不對前進村的土地使用定性,不公開支援,也不追究,先等等看會不會有新的政策下來。

常委會的決定是慎重的,在這個鬥爭劇烈的時間段裡,各種思想、力量的碰撞非常嚴重,甚至出現東風壓倒西風的情況存在,與其劇烈的支援某一方面,不如先站在中間的位置,等等看風向怎麼走。

前進村做的事情從小了說是村裡的內部問題,只要總體農田面積不變化,上面基本不問。

但前進村又有特殊性,市裡、省裡已經關注,縣裡不得不慎重考慮,不能把這件事情簡簡單單的當作村裡換地的小事情。

前進村建房子的地方佔了一部分縣裡徵地的位置,已經是給了村裡錢,現在反而被佔回去,也有不少人有意見。

反對最多的是縣裡負責修路的常委,前進村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吃了還想拿,不可輕易讓他們混過去。

可惜,在建立典型的大勢之下,聲音發出去的有點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