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為自己找到合適的理由安慰自己,就像現在的月章,儘管沒有得到上臺的機會,非常不甘心,但莫名的釋懷讓自己反而產生了欣喜。

曾經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總是喜歡過高的評價自己,把自己想象的比客觀存在要完美,內心對自己的欣賞高於別人的評價。

這是為自己建立的表揚機制,為了在惡意滿滿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至少要自己能看得起自己。

月章的欣喜也有道理,面對一次打擊,從不甘心到正視,從被打擊到遮蔽,自己也有了進步,比剛開始的時候要好上很多了。

嘉獎大會開的很快,是本次大會的一項重要內容,又不是全部內容。接下來是領導講話,對省裡、市裡、縣裡的情況進行介紹,再說一說縣裡的巨大發展和未來規劃,總結情況,激勵同志們奮勇向前。

月章以前看這樣的會議總感覺無聊,可是這一次卻十分關注,特別是在縣裡的規劃上,往南還是往北,修路的朝向,準備辦哪些企業,從外面又吸引來啥東西等。

這些東西是公開的,也是在心裡常委會討論過的,肯定是接下來縣裡的發展大方向,只要跟著縣裡的規劃走,總會有賺錢的機會。

城北鎮是大鎮,鎮裡有自己的企業,在全縣排名靠前,然而現在的領導和鎮企業的關係太深,把所有的資源全用在現有的企業上,沒有關注新興企業和其他的本土小廠,和縣裡全面開花的政策並不一致。

雖說縣領導的講話裡還有重點突破的內容,月章知道城北鎮不是縣裡的重點,前進村也不是城北鎮的重點。

縣裡的重點在縣區,在往南的廠區,城北鎮雖大,但得到的照顧沒有重點地方多,走重點發展有點不現實,全面開花,先把企業做了,讓縣裡刮目相看才是正事。

這些都是月章的想法,鎮裡也有自己的考慮,不說建立新企業的難處,守成都不容易,能把鎮裡的兩個龍頭留下來,鎮裡確實花了太多的心思。

縣裡說重點發展,給政策、給土地、給貸款,鎮裡的兩個大老闆早就眼饞縣裡的政策了,總想著去南邊的廠區開啟新的事業。

要是這兩個大廠跑了,城北鎮的經濟會一落千丈,在縣裡的排名也會落到最後,可以和偏遠的鄉鎮比一比誰窮了。

鎮裡主要領導肯定不能讓大廠在自己手裡跑了,自然想盡辦法讓大老闆留下來,即使鎮裡吃虧、不公平,也要保住城北鎮的名次,也要保住自己的烏紗帽。

月章不瞭解城北鎮的這種情況,有了在前進村創業的成功,自然不怕再造幾個企業出來。

前進村能養鴨鵝,其他村也可以,滷味廠只要銷路好,多少鴨鵝都可以收。

再說了,城北鎮靠著大河,除了鴨鵝,河鮮也是特色,那麼養殖魚蝦蟹都行,只要打出名聲,把銷售搞好,也是村裡致富的出路。

出了養殖,鎮裡有許多的灘塗,養殖螺螄也行啊,種蓮藕也可以吧,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