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章騎車的時間很短,思考的時間卻特別長,腦袋裡的想法來了又去,升了又起,沒辦法確定出結果。賺錢難不難?難。賺錢無非有資源、有資金、有市場,三個問題解決了,難題自然也沒問題。月章想來想去,不知從何處入手。資源,手裡頂多有縣裡不明確的承諾,說給政策,這都半年了,也沒見具體的政策下來。資金,眼下最缺的東西,啟動資金都不知道在哪裡。市場,這是是最沒問題的,不說鎮上,縣裡缺各種東西,吃喝穿住,哪樣不等著從外面引入。

三方面,兩個缺,自己能不能解決。月章反覆衡量自己遇到的情況,自己能做的有多少。政策的事情太大,想管管不了,頂多會單位找領導幫助,來的時候,老郭也給自己承諾,至少不用為這方面頭疼。缺錢是個大問題,村裡有點,盯著的人很多,許多人都等著村裡的錢改善生活,鄭書記能不能支援自己把錢用來建設還不能完全確定。村裡的錢也不多,月章心裡估算過,頂多能在路邊蓋上四間瓦房,不是太夠用。政策和錢都不夠用,月章想的頭疼,哪裡去找人幫忙啊。

從體制走出來的人遇到問題,第一想法不是找市場,而是找人、找關係,好像有人打招呼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似的。但是,市場就是市場,不按照市場的規律辦事情,找哪個都不好用。

秦嵐看丈夫到家一直愁眉苦臉,想著丈夫是不是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難。

“怎麼了,今天的臉色不好,約到什麼事情了?”

“沒什麼,說了你也不懂。”

“你不說怎麼知道我不懂,當我是傻的,我學歷也不比你低。”

“就你?”月章抬頭不相信。

“你說,我聽。”秦嵐的態度十分堅決。

月章楞了一下,想不到妻子對自己的事情這麼上心,乾脆竹筒倒豆子,把村裡遇到的問題全說了出來。

“你說是創業吧,不算難啊,你愁什麼。”秦嵐信心很足。

“口氣這麼大,你說說能怎麼辦?”

“你知道你老丈人為什麼沒升上去嗎?當年他出頭集資做生意,被打成投機倒把,家裡花了大力氣才把他保出來。要是有今天的好政策,還怕這事?”

“呦,想不到老丈人厲害啊,老當益壯,你不說我還以為他怎麼下來的。”

“你以為怎麼下來的?”

“我不知道,你說說怎麼做個事情出來,我聽聽。”

“不就是搞錢,你去註冊個廠子,以村裡集體的名義,問縣裡要政策,再去銀行貸款,你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貸款?不行,還不上怎麼辦?”

“你啥啊,以村集體的名義辦的廠子,貸款也是村裡的,關你什麼事。”

“那也不行,那不是坑村民?”

“坑不坑,看你怎麼幹。你要是能給村裡賺錢,把錢還上,你就是英雄。你要是賺不到錢,那才是坑村民。看你怎麼辦。”

月章聽妻子的意見,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