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曾想,小拾頭好似感應到了什麼似的,原本還呼呼大睡著,突然就啼哭,甦醒了過來。

已經七個多月的小崽子,鬼機靈著,似乎還記得幾個月前,顧琬這個親孃將他留在家裡,不見了好久這事兒。

發現顧琬換了一身衣裳,好似要出門後,當即不樂意了,掙扎著往顧琬身上撲。

“崽兒,你這是也想跟你娘我一道出門不成?”顧琬倒是並不介意,便笑呵呵地讓一旁的奶嬤嬤幫小拾頭換一身外出的衣裳。

雖說現在已是四月,顧琬還是讓奶嬤嬤多帶了一件斗篷。

這斗篷不同於大啟這邊常見的款式,多了個大大的帽子,還是個熊糰子的大腦袋。許是家裡就養了只胖乎乎的熊糰子,小拾頭最喜歡的便是這件斗篷,每每穿上後,便不願意脫掉。

“一會兒出了門要乖乖的,要不然娘以後就不帶小拾頭出門了。”臨出門前,顧琬抓著自家崽崽的小胖手,叮囑道。

雖然還不會說話,但顧琬的話,小拾頭大致還是能聽懂一些的。由奶嬤嬤抱著,乖巧地連連點著頭。

最終,臨時決定出門逛街的隊伍裡,又多了小拾頭以及奶嬤嬤。自然小試探的座駕,一輛木製嬰兒推車,也得帶上。

幸好馬車車廂是經過改造,完全能放得下。

負責駕車的是謹行,謹言則另外騎馬跟在一旁,當然暗處還有天影幾個。

這般輕車簡行,別說是堂堂郡主,只怕連官宦貴夫人出行的排場都不如。偏偏顧琬還是覺著,有那麼點點怪怪的,畢竟在現代社會,又有幾個男人受得了妹子開啟逛街模式?

於是,在謹言跟謹行身上來回瞅了半天的顧琬,愉快地決定,等她家男人下一旬沐休時,必須帶上。然後從街頭逛到街尾,再從街尾回到街頭!

本郡主畢竟都是有郡馬了,這逛街掃貨哪有自掏腰包的道理!

“夫人,春熙大街到了。”新帝沈文忠送給顧琬的三進宅子,距離錦州城最繁華的春熙大街,並不是很遠。尤其搭乘馬車後,也就半刻鐘的樣子。

畢竟要做戲做全套,所以顧琬這一行最先去的,自然是那位蜀錦郡王老王妃然她那個得力管事嬤嬤,推薦的那幾家,還有空閒人手能幫著趕製新春裝的繡坊。

“主子,結綵坊啊。”顧琬下馬車時,眼尖的紫覃發現不遠處一家生意甚是興隆的布莊掛的招牌,就是“結綵坊”。

這結綵坊,在整個大啟各縣城似乎都開了分店。至於清水縣城的那家鋪子,當年可是顧琬跟三嫂杜娟地結緣之地。若不是那天恰好遇到了杜府這位嫡出的大小姐,起了一丟丟的小齟齬,估摸著未必能成為姑嫂。

至於這背後的東家,也不是旁人,就是去年被一鍋端的陳王二子姬凌斌。

在事發被清算前,姬凌斌就將整個結綵坊的買賣交給了珍兒,那次見最後一面時,又將信物交給了顧琬。無非是想讓顧琬這個新晉封的郡主,能看在銀子的份上,照看一下孤兒寡母。

沒錯了,顧琬又多了那麼一丟丟的家產,結綵坊三成的股份。雖說並不多,每年至少也是近千兩的紅利分紅。

這事兒,其實並沒有瞞過新帝沈文忠。但新帝剛剛一鍋端了幾家人家,不僅戶部國庫的銀兩得到了補充,就連私庫估摸著也添了不少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