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大妮原本還想嚷嚷著,那是她的院子。沒曾想梁村正直接站了出來,只提了一句前兩日幫著辦紅契時,上頭寫的戶主是顧秀才,而非顧大妮。

這下,顧大妮還能如何,只能帶著傷灰溜溜地跟著石開離開大灣河村。

暫且沒人知道顧大妮之後去了哪裡,又經歷了什麼。直到若干年後,顧琬無意間撞見了穿著清涼的異域裝束,在眾多色咪咪的目光注視下,賣弄風姿的小滿。

當然,這些都只是後話。

倒是這次並沒有跟著一道回清水縣的周林,見顧秀才竟然被氣暈了過去,趕緊翻出此前顧琬離開前偷偷塞給他的一個小瓷瓶。

小瓷瓶裡裝的,自然是好東西,是顧琬此前費了不少心情,從空聞那裡打劫來的救命藥。之所以給周林,只想著顧秀才畢竟上了些年紀,她這一離開萬一被她二哥給氣著了,多少有些用。

那曾想,錯有錯著,顧秀才真被氣病了,唯一不同的是並非顧二哥而已。

而顧琬的這一手未雨綢繆,是真救了顧秀才的一條老命。可饒是如此,顧秀才躺病床上也調養了兩個多月,這才在人攙扶下能慢慢下床走路了。

而並不知情的顧琬跟顧方氏,所搭乘的雙騎馬車,此時正在官道上一路疾行,負責趕車的是杜夫人暫借給顧琬的那個陳婆子。

大約兩個時辰過後,便換成一身短打,相貌平平無奇的顧琬當車伕。

出門在外,雖說沒那麼講究,只怕也鮮少見著當主子的負責趕車。這讓陳婆子一時間有些難適應。

“老妹兒,你就安心坐下來好生休息一下。老孃我原就是個殺豬的,可沒你們杜家那般講究。”

“瞧您說的,在這方圓一片,誰不曉得方家啊。”陳婆子嘴甜地稱讚了兩句。

不過陳婆子是真沒說謊哄顧方氏開心,那方家的確小有名氣。不僅僅因為豬肉比旁人更軟糯美味,還有那些吃食,雖說多少受了些旱情的影響,到底這兩年沒少掙銀子。

其實方家最有名的,只怕還是兒子多,子孫太昌盛了。

顧方氏跟陳婆子就這麼一路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著,臨近傍晚時,眼見著毛毛細雨越下越大,顧琬便在附近找了個破敗的山神廟,決定借宿一晚。

沒法子,冒雨前行一則容易寒氣入體,萬一讓馬車陷進泥坑裡,可就麻煩了。

不過時下已是五月底,若能斷斷續續地下幾場大雨,真的能很好地緩解一下旱情。

等到顧琬披著蓑衣,頭戴竹帽,將馬車引入山神廟前殿廊下,意外地發現山神廟裡還有好些人在裡頭避雨。

“喵喵的,又來三個!”一個沙啞且低沉的聲音傳入顧琬的耳中。

站在前殿破敗大門口的顧琬,快速地環顧了一下殿裡的情況,隨後決定晚上就在外頭馬車上將就一晚。只要提防著後半夜,別讓那些宵小將馬兒偷走就成。

至於馬車裡的空間,其實勉強還是睡得下三個人的。只要將原本升起的四方小桌收起,便是張簡易木床,再鋪上被褥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