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那位側夫人,既記得閒王的真愛,十幾年如一日地受寵,又掌控了整個閒王府的大全。說白了依舊只是個妾,最多這個妾能上皇家玉牒罷了。

按著大啟這邊“嫡庶有別”這一條,庶出的子孫除非對社稷有重大貢獻,且真沒嫡子,否認基本沒可能繼承爵位。至於分家時,也只能分到極少的一份家業。

所以,一旦成為妾侍,想要扶正基本也不可能。除非先出具放妾文書,讓以正妻之三書六禮,八抬大轎迎娶進門。可即便如此,在前頭嫡妻跟前,依舊得行妾禮。

不能成為正經的閒王妃,在這位心高氣傲的側夫人心裡,就像是一根毒刺,幾乎日日夜夜扎心。

自打姬軒瑜五歲,閒王妃因病去世,這位側夫人便在暗暗謀劃著,玩個擦邊球。想讓閒王先給自己放妾書,然後再迎娶進門。好歹名正言順成了閒王妃。

怎奈忽略了一個事兒,她的這個側夫人封號是上了玉牒的。所以既然選擇了離去,回頭皇家自然不能自己打自己臉,再將人給迎娶進門。

意識到了這點,就好似吞了一大口綠頭蒼蠅的,某位側夫人,便又想到了請立世子這事兒。

畢竟在大啟,上至皇帝佬兒,下至朝中官員,想要繼承皇位(或爵位),必須出生正統,也就是嫡出。如果是庶出的皇子,登基後會封中宮皇后為母后皇太后,生母為聖母皇太后,勉勉強強也算是嫡出啦。

所以,一旦自己所生的嫡親兒子能順利請封世子,這側夫人不就是……

可惜算盤打得如此好,甚至那位寵妾滅妻的閒王也動了這心思,架不住先閒王妃來自大大西北的軍旅世家李家。傳聞還是出過抵禦匈奴第一世家的李家。

只要有李家在,坐在皇位上的那位,就不可能立馬答應封這位側夫人所生的姬軒珏為世子。何況,這些年,一直斷斷續續地有傳聞姬軒瑜根本沒死。

現在姬軒瑜真的全須全尾的回到了京城,甚至回京後第一件事便是拿著自家小舅舅的銘牌,進了宮。這是要狀告某人,謀害嫡子。

都說了在大啟這邊,嫡庶有別。嫡出的子女,所享有的權利,是庶出壓根沒法比擬的。尤其那些個小妾姨娘,側夫人若干謀害嫡子,一旦證據確鑿,不死也得扒層皮下來。

也虧得李家常年負責鎮守西北邊關,族人又多大在大西北這邊,難得回京一趟,真顧不上收拾寵妾滅妻的閒王。而那位側夫人,在京城大多數人跟前,又是個柔弱溫和白蓮花的形象,就算瞧出了那盛世白蓮底下有顆黑心肝,也架不住這事兒跟自家沒啥關係。

那正主孃家都沒見跳出來告御狀,他們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家眷,湊啥熱鬧。

所以這一樁陳年舊案,就這麼被耽擱了下來,直到這次這位側夫人生怕當年的事兒讓人揭了老底,這才又派了同一夥人,一路追殺沈文忠。

結果徹底惹怒了沈文忠,乾脆直接回京拿回本就屬於他的一切!

但這事兒,又能怪的了誰?

反正等顧方氏帶著顧琬,出現在位於京郊的杜府陪嫁宅院,見著了已經身懷有孕六個多月的杜娟時,這些個陳年往事的八卦,才在京城上層官宦人家裡,慢慢傳播開。

等到這事兒鬧大了,鬧得沸沸揚揚,可算讓閒王的那位側夫人意識到了不對勁時,顧方氏又帶著顧琬,以及大腹便便的杜娟準備搭乘著馬車,回清水縣城。

這事兒也是此前顧三哥跟杜家商議後的結果。雖說因為顧老爺子的離世,作為孫輩的顧三哥得回祖籍丁憂守孝一年。一年時間並不是很長,基本眨眼的功夫便又能回京述職了。

可這兩年朝堂並不太平,哪怕天光帝現在膝下多了兩個公主,三個小皇子,到底最大的那個皇子還沒滿三歲。

說句不客氣的,誰知道能不能養大。

而且不管是右相所擁護的那派,還是吏部尚書為首的那些人,目前都沒改變自己原有的支援。當然都已經選擇好了站隊,也沒那麼容易說換就換。

如此一來,但凡不瞎的人,都能瞧出未來的兩三年,京城太平不了。弄不好就被一鍋端,掉了腦袋。

所以,顧三哥便決定,不如乘著這次機會,等一年丁憂期滿後,不如謀劃個外放的機會。哪怕這般一來,多少會影響前程。可像顧家這般幾乎毫無根基的寒門士子,不得不謹慎行事。

其實,遠在東南郡泰安縣的程仕遠,也是支援顧三哥這般做的。

於是,杜娟就真沒必要留在京郊,一個人辛苦待產了。

只不過沒想到顧方氏這個沒相處多少日子的婆婆,會冷不丁地親自上京城來接人,可把杜娟給感動壞了。

“行了行了,趕緊的,讓你身邊那幾個丫頭婆子,將你的行囊收拾收拾,乘著你現在月份正好,就趕緊回去!”

“娘,您不跟五……五爺多休息幾天,順道在京城逛逛?”杜娟見顧琬一身男裝,便稍稍改了改稱呼。

“有啥可逛了,盡浪費那銀錢。有那功夫,不如多吃些好的,你現在是一人吃兩個補,可別把老孃那大胖乖孫女兒給餓瘦了。”顧方氏擺了擺手,許是想到這一路沒少糟蹋銀錢,多少有些心疼。

“……”聽到顧方氏一口一個“大胖孫女兒”的杜娟嘴角微抽了一下。其實自打嫁給了顧三哥,有了身孕後,杜娟不止一次地擔心她的這一胎不能一擊即中生個大胖小子。

結果顧三哥直接來了句,閨女就好。我阿孃應該更喜歡閨女。

開始時,杜娟是真因為顧三哥這是在寬慰她,直到後來聽了解釋,知道嚴重陽盛陰缺的外祖方家,這才稍稍放寬了些心。

但見到顧方氏後,這原本放鬆的心不知怎的又提了上來。

就連杜娟自己都一心只想生帶把兒的小子,又怎麼真的相信她的婆婆,壓根不稀罕小子。

用顧方氏,亦或者方家老爺子的話講,小子啥的,根本就是來討債的!瞧家裡頭那一個個上蹦下竄的猴子,就沒一刻安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