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五寶?

顧大妮愣了愣神,腦海裡當即想起了那個白白胖胖,很是可愛的奶娃娃。

顧大妮作為顧秀才最大的孩子,在顧家大半的日子裡過得挺艱苦的。尤其還沒分家留在老宅那會兒,雖說是三個孫輩裡唯一的孫女,卻並不受顧家老太太的待見。親爹顧秀才大半的心思在考秀才上,親孃顧沈氏則一心只想生兒子,好討婆婆歡喜。

所以顧大妮壓根不知道,在顧家老太太眼裡滿是嫌棄的“賠錢貨”,還能被捧在手心,偏寵著。

而顧五寶生下後沒多久,顧大妮便行了笈禮,不到半年便嫁給了親孃挑中的孃家堂哥。再次相見時,便是被顧二妮拉拽著,回來給嫡親的弟弟顧承簡撐腰,拿回親孃那嫁妝的。

之後因為被婆婆拿捏住,沒法回孃家,也是偶爾聽說家裡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再後來跟隨著自家男人全家去了府城。再後來……受了騙,被賣進貴人府裡……

一晃便是十多年。

顧大妮不是沒想過回顧家求救,只是不敢。甚至很後悔,當初為了嫡親的弟弟,在顧二妮的鼓動下,不惜跟顧方氏撕破臉。

許是察覺到了親孃那惴惴不安,顧大妮懷中的小滿仰頭看了看顧大妮,輕聲呼喚了一聲:“阿孃。”

“阿孃沒事。”回過神來的顧大妮抱緊了小滿,勉強扯出一抹笑容,寬慰道。

馬車在黃泥路的官道上疾馳,大約過了兩柱香的功夫,可算遠遠地瞧見了清水縣城的城門。比起災情更嚴重的隔壁臨平縣,清水縣城這邊朝廷並沒有派發下太多的賑災糧草。

哪怕有顧琬的提議,杜府等幾家富庶人家拿出前兩年的陳谷,在城門附近搭建粥棚施粥。之後清水縣縣令 又將其中的青壯丁組織起來,以工換糧,情況也僅僅只是有了那麼一丟丟的好轉。

直到天氣一天比一天寒冷,可算斷斷續續地下了幾場不大不小的雪,多少能緩解一下旱情。可天冷了,取暖禦寒又成了大問題。

甚至可以不誇張的說,天光十七年是這天光帝繼位以來最難熬的一年。哪怕皇帝佬兒下了罪己詔,也沒見老天爺收斂脾氣,依舊北方發大水,南邊鬧旱災。

顧琬將路引遞給了守衛城門的衙役,路引裡還夾著一張五兩面額的銀票。衙役不動神色地收下了銀票,簡單檢查了一下馬車後,當即放了行。

虧得顧琬這般速度不慢,石開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趕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馬車進了清水縣城。

“喵喵的!”石開咬著後槽牙,恨恨地往地上吐了口濃痰。

“石哥,現在咋辦?”負責趕騾車的那位問了一句。

“老子咋知道咋辦?”

當年府裡主子做主,家生子的石開娶到了在廚房裡幹粗活的顧大妮。因為顧大妮是二嫁,石開沒少被其他小廝明裡暗裡的譏諷。成親後,更是隻生了小滿一個賠錢貨,這讓石開很是嫌棄顧大妮。

若不是,兩年前一門倆秀才的顧家,那個叫顧承箔的考中了進士,石開更不會因此脫了奴籍,恢復自由之身。偏偏家生子的石開,並不覺著在府裡當小廝不好,起碼衣食無憂。哪像現在,本想帶著顧大妮上門,結果連城門都進不去。

負責趕騾車的那位,不管心裡如何鄙視石開,面上卻不曾顯露分毫。當然,讓他載著石開回主子那邊,顯然是不可能的。

於是費了些心思,糊弄了石開一通,讓他守在清水縣城門這邊後,便趕著騾車直接北上。得將這事兒儘快上稟主子才行。

另一邊,順利回到二進宅院的顧琬一行,顧大妮帶著小滿已經進了西廂房,正準備沐浴梳洗。哪怕灶上備有熱水,也不得不抓緊時間再多燒幾桶。當然,還得準備吃食。

一時間,廚房裡忙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