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光是孫家準備的那份明面上的禮單,吳家都不可能照辦。一則是真拿不出這麼多銀錢,再者就算真能拿出來,就吳童生那自私涼薄的性子,也壓根捨不得。

這又不是個鑲了金疙瘩的寶貝,不過是個賠錢貨罷了。別說真金白銀五六十兩,五六錢銀子都能讓吳童生肉疼個三年五載的。

此刻,不得不叫上自家大哥,灰溜溜地離開顧家的吳童生並不知道,他們兄弟倆上顧家提親這事兒,也就半天的功夫,安寧鎮大灣河村周邊的幾個村寨便傳開了。

至於傳到吳家所在的下嶺村,也就隔了一晚上而已。

要不咋說古代娛樂專案太少,就這麼一點點芝麻綠豆的小事,竟然還能引起好幾個村寨的八卦心。

等到這事兒鬧騰大了,竟然還驚動了恰巧就在寧安鎮上走親訪友的學府山長。

這位學府山長來頭可不小,雖說已辭官,現在只是書院的山長,看似沒啥實權,實則得意門生遍佈全部各地。

比起山長的淵博學識,似乎他的耿直暴脾氣更出名一些。而且,最是瞧不上的便是吳童生這種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不事生產,只會埋頭苦讀的寒門學子。

吃著全家人的血饅頭,倘若能考中或許還能反哺家人的付出。

可那科舉是那麼容易考中的?!君不見每年科舉,多的是白髮垂髫同場競考,只為能考中個小小秀才。更多的還不是蹉跎了大半輩子,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所以學府山長得知本地竟然還有個吳童生後,便讓人將吳童生領到自己跟前。

“學生見過山長。”吳童生因為八卦,已經好些天沒出門了。好在院試臨近,他也不得不窩在家裡苦讀四書五經。

但不知為何,原本還能靜下心來安心讀書,耳邊總嗡嗡作響,時不時傳來譏諷的笑聲。這次竟然有學府山長召見,吳童生難掩內心的激動。

“嗯,‘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和解?”學府山長神色淡然,卻直接考校吳童生的基本學識。

生之者眾,食之者寡,取自《大學》第十一章,原文“生財有大道啊,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大意就是,生產財富也有正確的途經,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人節省。這樣財富會經常充足。

而下一句“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才是學府山長想借機敲打吳童生的地方。

吳童生去年年僅十五,就連過縣試跟府試,還是有些真才學識的,加上天姿也還算聰穎。若能靜下心來,未必不能考中秀才。只可惜,家境著實不寬裕,尤其到了縣城見識過了外頭的花花世界後,心野了。

這不,必考的《大學》都沒能倒背如流,更別說理解了。

面對學府山長的考校,磕磕絆絆了半天,才勉強回答出來。

比起學府山長依舊淡然的神色,一旁陪同的那位,在吳童生沒來前,沒少誇讚說好話,見此就跟吃了十斤巴豆可還是沒法順暢一般,臉色臭臭的。

“老夫這裡有一兩銀子,讓你買時令梨果一千。一十一文梨子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那麼梨果多少價幾何?”

最近幾年里科舉除了考校策論,也增加了比較實用的試題,比如算數題。

倘若顧琬在這裡,一準會說,哎呀這不就是二元一次方程式嘛,直介面算就能給出答案。梨子657個,總價803文,果子343個,總價197文,一共一兩銀子。

可惜,吳童生在算數方面,是真沒怎麼好生專研過,一直覺著是奇巧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