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今日會有東家過來量地,佃了這十畝地的兩家佃戶,早早地就站在水田邊候著了。顧琬不著痕跡地觀察了一番,發現水田裡的稻苗長勢不錯,可見這兩家人平日裡有用心去伺候。

等到田牙紀那邊測量完畢,顧方氏也沒再浪費時間,將兩家佃戶招呼到面前後,直接開門見山道:“老孃是大灣河村的,夫家是顧秀才。今個兒頭一回見面,以後這租子就收一成。顧家也不克扣多收你們的,反正多勞多得。若有啥事,可以來大灣河村找老孃,或者讓大灣河村的梁村正找人帶口信,老孃有時會去縣城那邊……”

大啟這邊,田稅十抽三,看似不多,實則不然。畢竟畝產並不高,哪怕是最肥沃的黑土地,也就幾百斤。而且出米率一般不會超過六成。

十抽三,算的是稻米,而不是稻穀。

所以裡外裡一折算,基本要了地裡一半的產量。

這還是風調雨順的年景,要是趕上老天爺不高興,今個兒下點雨,明個兒來點冰雹,再刮個颱風,或者壓根不下雨,這日子真的……很難熬。

所以,有田地的人家,一般會找個靠山,適當能減免一些也好。這些,朝廷也是默許的,要不誰費那銀錢讀書考科舉。

顧家因為出了兩位秀才,其中一個還是稟生,每年能減免兩百多畝的田稅。細細一算也是一大筆錢財。

兩家佃戶壓根沒想著這次新換的東家竟然這般厚道,一個個激動得直接跪了下來。

顧方氏雖然很享受被人崇拜,但也不願意讓人多跪拜自己。這會讓顧方氏不禁想起,逢年過節那些小輩過來給自己磕頭拜年,她那荷包裡的銅錢就一個個全飛小崽子手裡了。

肉疼!

“行了行了,都給老孃起來,這不年不節的有啥可跪的。”顧方氏不耐煩地擺了擺手。

一旁的顧琬則乘機翻出兩封點心,一家一份,都是從縣城帶回來的,價錢實惠味道麼也就那樣了。

這可把兩家佃戶給感動了,紛紛表示一定好好種,爭取年年大豐收。

之後,顧方氏帶著顧琬去拜訪了一下桃塢村的村正,送上了一些薄禮,畢竟以後還得多仰仗村正幫忙看著,以免讓那些眼紅之人,暗搓搓地下了黑手。

白得了一份禮的桃塢村村正,看起來挺爽快的,當即拍著胸脯表示一定。至於能否說到做到,暫且也不得而知。涉及到自身利益,想來那兩戶佃戶也不會自斷口糧。

利索處理完了桃塢村這邊,顧方氏帶著顧琬該去第二塊田地所在的坎頭村。

說句實話,當初買地時,聽說這地在坎頭村,顧方氏心裡就很不得勁。若不是田牙紀連連保證,絕對是肥沃的好田好地,不僅價錢實惠,佃這些地的也都是種地的好手。

顧方氏猶豫再三,這才勉強同意。

顧琬事後也知道了顧方氏為啥會猶豫,換做任何人只怕都會猶豫,那馮家就住在坎頭村。而且,聽說其中有好幾畝田地,就是來自馮家祖傳,剩下的也在附近。

若不是之前顧方氏突然到鎮上,撞破了顧二哥陽奉陰違,欺瞞這事兒。顧馮氏都跟顧秀才商議好了,買完二進宅子剩下的不到五百兩,就買兩片田地,回頭顧二哥跟顧三哥兄弟倆一人分一份。

現在這田地買在馮家附近,回頭真給顧二哥?

顧方氏想想就覺著心裡不得勁兒得很。

她這個親孃現在身體康健,甚至還能往家裡扒拉銀錢,這個見著那隻騷狐狸就走不動道的不孝子,就敢陽奉陰違,幹出欺瞞這種事來。回頭真老得走不動到了,豈不是要被活活餓死?!

還有乖寶賺到的銀錢買的田地,最後豈不是要落到馮家那窩痞子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