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牛逼的屬性,但在當前版本為什麼有點下水道的味道呢?

距離非ban必選?更是有著莫大差距。

主要是因為這英雄沒有平地位移,指的是無目標位移,比如酒桶e、螳螂e。

雖然配合被動與Q技能,清野速度很快,但沒有平地位移,魔騰從一個營地到另外一個營地,需要慢慢走路,這導致刷野效率不高。

同時...

沒有平地位移=容易被放風箏。

沒有平地位移=低容錯率。

為什麼瞎子能成為版本寵兒,因為機動性是他的核心玩法。

有機動性代表有吃資源的能力,也代表有打架能力,可以拉扯打幾套技能。

夢魘只有100多秒的大招可以突臉,也就是說,夢魘大致相當於刺客版的克烈,屬於T2—T1的打野質檢員。

這也是為什麼,除了上一場李昊自己的中單魔騰外,整個春季只有Mlxg玩過一場,然後RNG發現香鍋打出來的效果就那樣,後來也就棄了,沒有再用過一次。

不過,Snake這場比賽目的明確,他們要發揮的,正是魔騰與中野大招的聯動性。

李昊控制卡牌在F6旁邊晃盪,他學了W,準備幫魔騰開這組高經驗野怪。

1級,雙方沒有打起來。

Wolf嘗試性的用RQ消耗到了韋魯斯,但反手被韋魯斯射了一箭。

看了看時間,雙方都選擇回城,沒必要虧血量上線。

1分38秒,F6重新整理,李昊一張紅牌打在最中央的小鳥身上,爆發了一圈AOE。

魔騰給Q,接一發被動普攻,幾隻小鳥全部大殘。

有了李昊的幫助,魔騰刷這組野怪挺輕鬆。

大魔王看到卡牌上線的時間與藍條,第一時間朝Snake的F6營地給到標記。

中路,在卡牌上來補刀時,大魔王主動上前用普攻對卡牌進行消耗。

兩個英雄的手長都是525碼,但李昊只是後撤。

與發條對A不是找不痛快嗎?

Faker這麼兇,多半學的E技能。

不過卡牌撤的很果斷,沒有讓發條A出第二下。

僅剩的一隻近戰兵,開始朝發條追擊,遠端兵也開始集火發條。

大魔王這時才學技能,朝著卡牌的方向給到指令攻擊(Q)。

魔偶的攻擊距離為815碼,儘管李昊快速控制卡牌移動,但175碼的球體傷害半徑還是碰在他的身上。

兩人距離越近,魔偶飛行的距離越短,給到的反應時間自然越短。

Faker是老發條,Q技能沿途飛過了那隻殘血近戰兵,收下補刀。

SKT選手席上,大魔王控制發條後撤,規避掉小兵仇恨。

這是一波非常成功的消耗,但Faker並不是太滿意。

如果剛才多A出一下,觸發雷霆能打下卡牌更多血線。

儘管卡牌的W技能CD只有6秒,但剛才李昊幫魔騰用了一個W,還是被大魔王觀察藍量發現,並細節的抓住了技能轉好的CD差。

李昊能夠接受,他的W重新轉好,發條屬於技能CD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