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雪山無人區(第1/2頁)
章節報錯
【全文字閱讀.】
興都庫什山脈 素有“山人伊斯蘭共和國的脊樑”之稱
它山勢雄偉 東起帕米爾高原 穿越清真之國 進入山人伊斯蘭共和國境內 西至波斯和山人伊斯蘭共和國交界處 逐漸化為低矮的山嶺 整個山脈平均海拔4000~5000米 山脈總長大約966千米 寬約50~350公里
這一地區高峰集中 呈現出一個由連綿的高峰構成的地平線景觀 這一現象在地理學上被稱為“高峰平原” 最高峰比東部的高峰略低 包括6843米高的班達科爾峰、6248米高的蒙迪峰和6059米高的米爾薩米爾峰 群峰參天聳立 巍峨肅穆 峰間烏雲翻滾 猶如仙界
在“高峰平原”的東面 山嶺陡然升高 山勢嵯峨崎嶇 在約161公里的範圍內 集中了整個地區的最高山峰-約24座海拔超過7010米的高峰
興都庫什山脈中段的“高峰平原” 俗稱人類生命禁區
雪線約在4000餘米 雪線之上 終年大雪覆蓋 俗稱萬年積雪、大坂、冰原 冬季山上氣候複雜 不利於直升機活動 只要隱藏進雪山之巔 獨立第154特種兵分隊和獨立第334特種兵分隊 要在這茫茫大山上找到“高原狼抵抗組織” 無異於大海撈針
他們暫時隱藏的庫納爾河這片河谷 是最危險的地方 這裡處於遠處山頭上哨所的視野內 他們不敢白天公開行動 同時 阿薩達巴德也是重兵屯集之地 斯貝茨納茲的獨立第334特種兵分隊(對外為了隱蔽 稱為獨立第5摩步營) 就駐守在這裡
這個獨立第334特種兵分隊 是格魯烏密級最高的一支最精銳部隊 它是以白俄羅斯軍區第5特種兵旅為基礎 同時吸收了獨立第2、9、14、22特種兵旅的精兵強將 秘密組建的 它隱秘進入阿薩達巴德 總兵力600多人 配屬獨立第335直升機團的六架米-24、兩架米-8
格魯烏在這個山溝小城 放了這麼一支不為人知的鐵拳頭 目的就是為了嚴厲打擊庫納爾河對岸的抵抗組織 河對岸不遠處就是邊境 而邊境的那一邊就是大量抵抗組織的基地 獨立第334特種兵分隊的主要任務 就是作為機動力量 配合各山頭哨所 封死庫納爾河道 防止抵抗組織從這裡滲透
小隊隱進附近部族的幾所農舍內 原想“買”點食物 可農舍內已經片瓦不存 村莊已經人去室空 村民們有的早在幾年前 有的於近期都逃向清真之國 做了難民 哈瓦什翻遍了地窖 只找到幾個不能食用的黴爛、發芽、發黑的土豆
夜晚降臨 虞松遠和劉國棟將單兵壓縮口糧 逐一分給大家 小隊開始就著積雪默默晚餐 到了夜晚約九點後 劉國棟確認安全 全隊才摸黑開始渡河 沒有平底船 河道中央水流喘急 水深最深處約有兩三米 只能武裝泅渡
氣溫已經降至零下六七度 這些“工人大團結”隊員從喀布林 被一路追殺到邊境 衣衫襤褸 什麼苦都吃了 多數都會游泳 渡河並不難 只有希莎爾瑪卻急得團團轉 竟然悄悄抽出手槍 並指向自己的太陽穴 虞松遠眼疾手快制止住她
“你要幹嗎 渡一條小河而已 至於自殺嗎 ”
“可沒有船 我……”
“別緊張 不會丟下你 有辦法 ”
據她自己介紹 她可是將軍的女兒 雖然是戰時 又是夜晚 可要在一堆大男人中間 光著腚渡河 她寧死也做不到 而且 這一大堆男人 多數還是她家原來的僕人、衛兵
虞松遠做了一個手勢 劉國棟將自己的裝備和衣服打好包 頂在頭上 拉著繩子快速鳧水過河 然後將繩子紮在對岸一棵樹上 又遊了回來
虞松遠也脫光衣服 將裝備和衣服頂在頭上 帶著小地主率先下河 鳧水渡過河去 劉國棟拿出塑膠布鋪在地上 低聲對希莎爾瑪說 “坐在上面 要快 ”
希莎爾瑪背向他們 站著不動 雖然是雪夜 但地上積雪的反光中 劉國棟**著身體 隊員們都在戰戰兢兢地脫著衣服 讓她實在不敢掉頭 時間緊急 劉國棟一把抱起她放在塑膠布上 用塑膠布將她幾下包裹起來 在希莎爾瑪的掙扎中 將她扛在肩上 就下了水
希莎爾瑪被包在塑膠布里 聽著身邊嘩啦嘩啦的水響 一動也不敢動“天 你怎麼象個孩子 也就五六十斤 ”劉國棟一邊划著水 一邊感嘆道 兩人很輕快地就泅渡過去
絕境時刻 天大的難題 就這麼輕描淡寫地瞬間解了 此舉給“工人大團結”隊員們 心裡上產生了極大的震撼
大家紛紛學著他們 也快速地渡過河來 不會游泳的 都抓著繩子拉過了河 希莎爾瑪更是激動 她不再羞澀 而是幾下幫劉國棟擦乾身體 在劉國棟穿衣服時 還當著虞松遠的面 結結實實地親吻了他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