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七年,四月十四。

大周徵虜大軍行至長春以北,松花江畔。

大軍營地之中,綿延的帳篷像是天邊的也似的,一眼望不到邊際。

營地中央的中軍大帳中,淇國公丘祿召集眾將升帳議事。

少頃,在嘩啦嘩啦的盔甲摩擦聲中,武城侯王明、同安侯火煜、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四位武侯以及眾多領兵將領紛紛自賬外進來。

眾人到齊。

丘祿開口道:“諸位將士,朵顏、泰寧、富餘三衛叛國,聖上命我等北上伐虜,如今大軍距朵顏三衛不過是兩日路程,大戰在即,還望眾將士勤加練兵,作戰用命!本將定然不吝請賞!”

眾人都躬身抱拳道:“遵大帥將令!”

…………

次日拔營,丘祿與眾位武侯帶騎兵先行。

似是有意無意的,丘祿將賈璟的振威、果勇、敢勇三營被留在了大軍最後。

安平侯李遠不由疑惑道:“大將軍,我見那振威、果勇、敢勇三營的一眾軍卒,皆是精兵悍將,為何要將其留在後方押運糧草?”

武城侯王明忙給李遠使了個眼色,要其不要再多言。

同時,又笑道:“大軍乃是一體,前方後方,都是極為緊要的!何談‘留’字?況且,大將軍行軍作戰,向來重視糧草輜重,那三營有些戰力,不正好能守得後方萬無一失嗎?”

丘祿聞言,撫須笑道:“武城侯深知我心!”

……

因與安平侯的關係向來不錯,

事後,武城侯王明尋了個空檔,找來安平侯李遠,問道:“大軍都走了一個多月,你今兒怎麼還能說出那等不妥當的言語?”

李遠一愣,“其中莫不是有什麼事情我不知道?武城侯還望告知小弟!”

左右看了看,王明指點道:“那三營原是昭武侯的兵馬,被太上皇下令,暫時將其交到淇國公帳下聽用。

但據說,後來傳出留言,說昭武侯的三營人馬遠強於淇國公麾下的兵卒,更將淇國公貶的是一文不值。

這淇國公本就不是個大度的,如此一來,卻是不由將昭武侯以及那三營人馬都記恨上了!”

安平侯李遠聞言,不由一驚。

“行軍作戰,豈是兒戲?怎能就這般由心而行?!”

王明被其嚇了一跳,忙道:“安平侯禁聲!莫要聲張!”

旋即,李遠也是終於反應過來,知道自己有些太過咋呼了,趕忙向王明賠了不是。

…………

卻說這徵虜大軍正行間,前頭探子忽然來報。

“報!啟稟大將軍,前方二十里河畔,發現韃靼蹤跡!”

眾將瞬間都是精神一振,本以為要到攻城時才能見著敵人,沒想到這麼快就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