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一整個書架上的書都被古鴻鈞看完了。此時也引來了周圍同學的詫異眼神。不過大多人也都沒在意,以為古鴻鈞是在找什麼資料。

圖書館裡太安靜了,讓你都不忍心打破它的寧靜,而古鴻鈞在修真一途中孤僻慣了,習慣了安靜的環境,有時一個打坐修煉就是幾年。

古鴻鈞翻到一本名為《山海經》的書,眼前一亮,這不是混沌青蓮所化的後天功德至寶之一,地書嗎?

混沌青蓮又稱創世青蓮,是孕育出盤古大神的無上至寶。也是混沌初開前的至寶,之後盤古開天闢地,混沌青蓮的蓮花其中一部分就是化作了地書,也就是山海經。

這些在神殿中都有記載,藍星上怎麼會有。古鴻鈞迫不及待的仔細翻看了山海經,發現這本山海經與神殿中的記載不同,而且這本山海經只是記錄了藍星上遠古時期發生的事情。不過為什麼藍星上會有同名的書籍?

看完整本山海經後古鴻鈞覺得其實在藍星上以前應該是有修真文明的,《山海經》中記載的一些現象在修真界其實是比較常見的。可為什麼現在的靈氣會如此的稀薄。

古鴻鈞抬頭粗略的掃了一眼。發現這個書架上大多數都是一些神話傳說類的書籍,接著古鴻鈞又翻查了幾本。驚訝的發現,藍星似乎存在過太古、上古、遠古。這本《山海經》描述的就是遠古的事情。

而根據古鴻鈞在神界所掌握的知識來看,宇宙誕生時幾乎所有星球大約同等於仙界的星球,擁有龐大的仙氣。

但是有的星球的仙氣會演化為生命,有的化為礦石,有的化為靈草,有的則會化為星源,千萬個星源會自動匯聚,形成神源。

神源是突破成為虛神所必須的源力,也可以看做是神格。神源是一種特殊的能量體,毫無規律的在宇宙中游蕩,必須是仙帝破境入神後才能感知的到,但卻又是需要純粹憑機緣而獲得,任何境界的人都可以吸收的無上至寶。

從這點來看,古鴻鈞更加堅信,宇宙是被某種未知的力量所主宰的。誰能成神,誰不能成神,冥冥之中早有定數。

宇宙初開後其中還有一些極少數的星球並無太大變化,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仙界。

至於世俗界、修真界其實都是宇宙誕生時擁有仙氣的星球,但由於仙氣化為星源後仙氣基本被抽乾,所剩無幾的仙氣會稀薄成靈氣的狀態,於是便成為了世俗界和修真界。

在這宇宙中,不同的星球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充滿仙氣的星球稱作為仙界,充滿靈氣的星球稱作為修真界,而靈氣稀薄的星球稱作為世俗界,藍星就是屬於這種靈氣稀薄的世俗界,像藍星這樣的世俗界是根本無法支撐一個正統修真者修煉所需的。

此外在整個宇宙中,還有一個隨宇宙誕生時一同孕育而生且完全獨立的空間,裡面所擁有的並非仙氣,也並非靈氣,而是一種能量。此空間稱作為神界。

可是,這藍星不同,翻閱大量典籍後根據古鴻鈞的推算,藍星在太古時期至少是仙界的規模,甚至古鴻鈞都懷疑能達到神界的標準,但神界乃天地初開自然形成的唯一空間,不可能出現兩個神界,這一點讓古鴻鈞也很疑惑。

不過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轉變成了現在的世俗界,只能證明藍星的轉變並非宇宙自然轉換,一定是有外力干擾才導致的現在的結果。

接著古鴻鈞放開神識,迅速找到藍星上關於其他國家的一些神話傳說的書籍,一一翻看著相關的描述。

古鴻鈞再次驚訝的發現,無論是華夏,還是米國,或者東瀛國,甚至是歐洲一些國家都有一些關於神的記載。甚至有的記載中還有過眾神之戰,這與神殿中記載的眾神之戰非常類似。

如果記載的內容並非過分誇大的話,那基本可以證明,藍星曾經就是眾神之地,換而言之,藍星曾經就是神界。

一系列的疑問,千絲萬縷的聯絡,結合古鴻鈞本身的知識,古鴻鈞覺得有必要對藍星上的各種神蹟探索一番,說不定真能找到點什麼。下定決心,未來也一定要重返神界,突破桎梏,尋找一切的真相。

當古鴻鈞融入到這安靜的環境沉思時,不知不覺的忘記了時間。整個圖書館的書都快被古鴻鈞看完了。突然一聲帶有諷刺味道的聲音從耳邊傳來。

“哎喲,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啦,我們的古大學霸開始讀書了。”說話的人正是莫晚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