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中局(十八)(第1/3頁)
章節報錯
死亡,喪失生命,生命結束,永久終止,不可逆轉。
死亡通常有著幾大階段,肉體,靈魂,精神。
先來說說肉體,肉體死亡,首先你會失去你在這個世界上所擁有的一切實質東西,你所熟悉的人在談起你時,眼神中會流露悲傷;
其次你的軀體或成灰入至那小盒中,或是直接整個“鎖”入那長房裡;但最後終究還是會進入至那地底之下,同那些生前不可見的細小生物為伴。
再來說說靈魂,古說靈魂分有三魂七魄,肉體死,你所擁有的便只剩下藏匿於靈魂中的記憶,隨著一生畫面播放抵至末尾,你的靈魂便會脫離軀體而出;
三魂天地二魂分歸天地,人魂滯留人間七天隨之被專管靈魂這玩意的給帶走,為自己生前的善惡因果所負責;
當然會有不願離去的,可是那樣又能如何?從你肉體死亡的那刻起,你便是同這世界脫節,你能留下影響這個世界卻不能改變,就算能改變代價也是巨大的,還不如就此踏入輪迴,重新轉世投胎;
至於七魄,自是完全消散,不復重來,也是這時,你的靈魂便是徹底宣告死亡。
最後說說精神,常說時間能磨平世間之所有,說得不錯且很好,名言“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精神是人活著的第三種狀態,你活在別人的心中,你活在別人的記憶裡,有人還記得你,那你就還活在這個世上,可怕就怕這世上最後一個能將你記住的人都把你所遺忘,至時,你便是真正的、徹徹底底的,死亡。
“你害怕死亡嗎?”說出你在看到此話心頭所閃過的第一答案,是怕,不怕,這是個深奧的問題。
我們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著死亡,原因千千萬萬,萬萬千千,概括著你能想到的所有死法,都說生老病死,人之常態嘛,可若真是如此就好了,可惜人之生死都被因素給死死操控著。
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特定的人事。
若是此時,國生危難,其定是會有著批無懼生死之義士挺身而出,保家衛國,但假若改成此方國度強行徵兵渡難,人們的態度是不是會變得有些不同呢?
再舉例子,你出個門打算買點吃的,然後於回家途中竟是狗血被人所搶劫,恰巧這地方晚上人不多且對方人又多,感受著脖間所傳遞來的冰冷,你驟然想到自己的父母妻兒、親朋好友、未做的事…
你害怕死亡嗎?你答不上來,你沒有答案,你內心矛盾,所以說這是個深奧的問題。
人人都害怕死亡,人人都不怕死亡,死亡被各種因素給主宰掌控著,換個角度來說,我們本身,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我們世界所處的這個宇宙,乃至宇宙之外的地界,皆是被無數因素所奴役著。
人生來是純淨的,人生來是汙濁的。
擁有很多的人於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最懼怕死亡的,人的貪婪同年紀般會持續增長,它只會越變越大,變小的可能很小。
依舊例子,你站在這個世界的頂點,你所擁有的是別人永遠不可能所擁有的,但你總覺得差點什麼,於是你將目光看向了那世界之外。
想想,你死,就意味著你將失去所有你所擁有的,它們會有新的主人或是同你般永遠消失,你將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可越是這樣,你便越是覺得自己在這世上還有億萬之事未來得及做,你不願死去。
處處遍佈矛盾,處處服從因素,反倒是那些什麼都沒擁有的人看得從容,死就死唄,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我一無所有,他們難道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無所有嗎?他們只是沒得到他們想要的罷了,也不知其在面臨真正死亡的瞬間是個什麼心態,會害怕死亡嗎?
話說前者倒是從某個方面來說很大程度地導致了大量後者的死亡,後者反之也是從某個方面導致了前者的死亡,不過那卻是極小程度外加少量,但總歸還是有所希望。
所以,轟冥在閃麟死字出口的那剎有所失神,他經歷過死亡,卻從未想過死亡。
“嗯,不會,你也小心點,雷島少了你,會少很多趣味。”他看向他表情真誠。
閃麟破天荒笑了,“哈哈,全軍聽令!左轉船舵,取十八彎襲殺龍都!”
令下兵傳大軍動,目標是那平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