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劉備三人,葉龍對心情就不好了,更是不想搭理袁術。

這劉備可謂是陰險之輩,當初盧植聯合張角,劉岱,袁氏圍攻大渠帥張牛角,按道理來說,張牛角大敗,那麼接下來就是圍攻濮陽,給駐守在朝歌的波才施加壓力,讓他出兵支援濮陽的司馬懿,從而開啟河內的突破口!

盧植,袁氏,劉岱確實這樣做了。

可是這個大耳劉備跟隨在盧植身邊,不應該也是在攻打濮陽嗎?這傢伙硬是追著龐祝一路,就是要殺了龐祝。

其用意傻子都能想到,無非就是見龐祝落單,想要殺了龐祝,自己立下軍功,好討要封賞。

畢竟那時候就算拿下濮陽,那功勞全部都是袁氏,盧植等人的。

他劉備無兵無權,一點功勞可是分不上。

所以他就盯著龐祝追殺,畢竟當時的龐祝,可是除了張牛角和葉子興外,手握兵權最多的將軍。

所以葉龍對這個大耳劉備沒有任何的好感,或者說在前世的時候,對他也沒有好感,打心眼裡討厭他。

沒啥本事,地盤全靠坑蒙拐騙,或者哭來的……最後還因為自己一意孤行,葬送了蜀漢的復興征程。

而關二爺關羽,葉龍不想做過多的評價,畢竟這個人的爭議很大。

葉龍欣賞關二爺忠義,但是卻不喜歡他的性格,簡直就是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不然也不會有隨後的呂蒙白衣渡江。

敗走麥城,葬送自己的性命,也變相的葬送了蜀漢大好前程。

猛張飛,除了神勇之外,葉龍不知道他有什麼優點,脾氣暴躁,嗜酒如命,還經常鞭打軍中將士,這種人,葉龍不喜歡,更是厭之。

如果自己剛剛穿越來這亂世三國,或者說只是亂世三國,他或許會想辦法將關羽張飛收入賬下,但是現在,他身邊不缺武將,在中原更是不缺武林高手,關羽張飛,也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非要不可了。

至於徐元直,卻是葉龍非常忌憚的人。

徐庶,字元直,豫州潁川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後歸曹操。

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門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

後與同郡石廣元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來往密切。

劉備屯駐新野時,徐庶前往投奔,並向劉備推薦諸葛亮。

徐庶南下時因母親被曹操所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

後來此事被藝術加工為“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歇後語,被廣為流傳。

而徐庶也成為孝子的典範被加以稱讚。

魏文帝時,徐庶官至右中郎將、御史中丞。

而現在徐元直的出現,讓葉龍感覺到了興奮感,危機感。

興奮的是,他終於要直面三國中的著名謀士了。來這亂世三國,他還沒有遇到真正的對手呢,都是烏合之眾。徐元直的出現,讓他很興奮。

危機感是,曹操已經被自己殺了,沒有人拿著徐庶的母親威脅他了,也就是說徐庶接下來將會在亂世三國中放飛自我。

有這麼一個強大的謀士輔佐,不管是哪個諸侯,做夢都會笑醒啊。

只是葉龍現在並不知道,徐元直是在袁術的賬下,還是跟在了劉備身邊。

……

“勞葉太守掛牽了。”劉備抱拳作揖,態度非常的誠懇謙卑,實在內心已經將葉龍罵了個狗血淋頭。

當初他一路追殺龐祝,就等著拿了龐祝人頭,奉獻給朝廷,討要個官職,然後藉機把自己給推出去,鎮守一地,伺機而動,等到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他在逐鹿天下。

結果呢……自己二弟先是在封丘中了龐祝的埋伏,被葉龍帶著騎兵擊退。

自己在平丘,又被徐晃徐公明帶著大軍偷襲,手下五千兵,死得死,投降的投降,只是一夜之間,他又變成了光桿司令。

這不,劉備無臉面對恩師盧植(實則是害怕回去盧植軍法處置他,畢竟他是帶著人追了出來,或者說拋棄了盧植……帶著盧植給他五千兵,想要自立門戶,結果敗得一塌塗地。

劉備從平丘逃走之後,就一路南下,想要在暫時性的投靠孔伷,在豫州騙一個地盤。

哪曾想,進入豫州才知道,豫州大半個地盤都落入了袁術手中,孔伷和袁術正打得不可開交。

劉備猶豫了,是跟著孔伷,還是跟著袁術,思來想去還是要跟著袁術,畢竟孔伷的豫州刺史是董卓任命的,跟著孔伷不就是認賊作父嗎?

再加上袁氏名動天下,自己跟著袁術很容易出人頭地,被天下人皆知,所以他選擇了袁術,帶著自己兩個“親”兄弟,投靠了袁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