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決定了下來,皇甫嵩每日都會讓手下將領前去城門叫陣,但是葉龍卻是關閉城門,任對方如何叫罵,他都沒有開門迎戰。

每到晚上,陳公臺就命人偷偷的搬運泥土,碎石,想要將懷縣城前的大溝壑填平,不過每次都被葉龍的人發現,一通亂箭飛來,那些偷摸著填平溝壑計程車兵,只能退走。

最後陳公臺也不再將希望抱在填平溝壑上。

而是一心盯著人,在南山開採樹木,打造雲梯,製作投石車。

一邊還等著沁水那邊的訊息。

懷縣城中黃巾軍都是感到一陣奇怪,按道理來說皇甫嵩的兵馬已經達到了三十萬,滅一個懷縣,不就是兩三天的事情嗎?他們還在等什麼?為什麼一直不攻城?只是每天讓人前來大罵一通,這一天就過去了。

就連波才等幾個大將,也是心存疑惑。

他們去問過葉龍,但是葉龍只是說了一個字,等。

波才等人也不好再問,一心撲在練兵,和挖掘隧道上,白天練兵,晚上就派人挖隧道,事情也發展的很順利。

葉龍依據現世得軍隊制度,重新書寫了一套練兵的方法,包括軍隊的一些編制。

而波才的級別,就是將軍級別,旗下就是師,團,營,連,排,班。

對於劉漢王朝的軍隊編制,他真的有些記不住,太複雜了,叫起來也不順口。

一班十人,一排五個班五十人,一連五排二百五十人,一營四連一千人,一團四營四千人,一師四營一萬六千人,一軍三師四萬八千人。

葉龍整出來的軍隊編制,和練兵方法,得到了波才等人的一眾誇讚,很快就在軍營裡實行了起來。

而波才現在就是一軍軍長,領三師,四萬八千人。

當然這些人數,也有上下的幅度,並沒有那麼準確固定。

譬如葉龍手中專門有一支特殊連,是葉龍獨立打造,專門做一些艱難,複雜的任務,人數定在了二百人,名字叫隱鋒連。

還有騎兵營,人數定在了二千人,名字叫做龍騎營。

雖然現在的隱鋒連和龍騎營才初見規模,其中的戰馬更是弱的一批,甚至還湊不齊那麼多戰馬,只是湊齊了騎射的人,但是葉龍知道隱鋒連和龍騎營,絕對會名動天下的。

而葉龍現在在懷縣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四萬,並之前駐守在溫縣的兵力還要多。

原因很簡單,他將各縣鎮的守軍全部召集到了懷縣,湊了五千人,加上懷縣本來目前的守軍,就一萬人了。

而河內郡的各大氏族,也非常的聰明,全部選擇了送來糧食和三百私兵。

雖然沒一家送來的都不多,但是一百家湊起來,還真給湊出了三萬私兵,和三個月的糧食。

葉龍在看到糧食和三萬私兵的時候,內心一陣感慨,朝廷都快沒了,百姓都飢不果腹,人吃人了!這些大氏族養著這麼多私兵,藏著那麼多糧食都不肯拿出來救濟一下……著實有些可恨,葉龍真想將他們全部給滅了。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這些大氏族竟然在國難面前,都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禍害劉漢王朝走向滅亡,禍害黃巾軍攻城拔寨,屠殺這些大氏族的人。

並且對於這些大氏族的聰明,讓葉龍有些詫異,一家,兩家妥協,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全部妥協,就有些不正常了,竟然都沒有任何人掙扎一下,讓他想要殺雞儆猴都不能。

想來那些大氏族全部已經得到了訊息,知道自己要殺雞儆猴,動真格了,所以全部選擇了妥協。

畢竟那段時間皇甫嵩還沒有收復河內其他失地,那些個大氏族還在葉龍的控制之下,誰若是反抗,那不是找死行為嗎?

獻上一年的糧食,和幾百個私兵,可以保全一家人性命,多划算啊。

不然被宰了,留著那麼多糧食,錢財,不是白白便宜別人了嗎?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河內郡的這一群大氏族,聰明得狠!

怪不得能出司馬懿這個大人物,懂得隱忍,會審時度勢。

至於皇甫嵩會不會問罪他們,皇甫嵩敢嗎?恨不得將臉貼那些大氏族臉上,好讓他們協助支援自己呢……

因為劉漢王朝和葉龍不一樣,葉龍本就是定義的反賊,哪怕得罪了天下氏族,那又如何,大不了一家一家的打,一家一家的搶!

打到他們害怕,打到他們恐懼。

但是劉漢王朝卻不一樣,他國庫空虛,沒兵沒糧,全部指望這些氏族呢。

而葉龍有天下百姓,只要他能站穩腳跟,振臂一呼,那些吃不飽的百姓,絕對會聲援他。

不過這都不是他現在考慮的問題,他現在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怎麼吃下皇甫嵩的三十萬大軍。

直接將皇甫嵩打廢,不敢再找自己麻煩。

放著那麼多黃巾軍,在冀州,兗州,荊州起義,卻盯上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