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想怎麼動就怎麼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盤旋而上,自山路兩旁的山道上,隔三差五錯落生長著高大的楓樹。
當風吹過時,楓葉搖曳著舞動起來,從遠處眺望就像是山間零散的火星被連城了一片,於是便如同身陷火海之中。
據引路的嚮導說,這兩旁的楓樹是山頂上的僧人歷經百年時間一顆一顆種下的,直到如今才形成了現在這樣的景觀。
楚文才一行人此時攀登的山並不高,沒有那些熱門山嶽的巍峨秀麗,更談不上險峻與高聳,可就是這個突兀立在平原之上的小山包卻給人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
一行人沿著山道緩慢的向上攀登著,時不時停下身來駐足腳步拍三兩張照片。
男女並排而上,臉上都帶著屬於這個年紀的青澀和懵懂,而嬉笑聲也讓這清冷的山道中多了些生氣。
但也有例外,比如說馬璐璐和李廉,比如說楚文才和沈玥。
李廉是費盡心思想要和馬璐璐搭話,而馬璐璐則是胸中有氣有一句回一句,一路上整的跟警察審訊一樣。
而楚文才和沈玥則是相互沉默無語。
並不是兩人有什麼間隙,而是沈玥本身就話不多,而楚文才也難得圖個清靜,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和韓冰、蘇韻錦和貝貝聊天。
前兩個是主動的,後面這個是被迫的,這個小屁孩不回她就不停打電話過來,於是楚文才只得在手機中幫貝貝做幼兒園的作業。
來回切換聊天視窗的楚文才有些眼花,看見貝貝發來的題目一時間有些懵逼的問沈玥,“那個,你知道十塊錢一斤的水果,買一斤需要多少錢?”
沈玥抬起了頭遲疑了一下,“·······應該是十塊吧?”
楚文才認真的想了一下,“我覺得咱倆在交流病情·······”
山並不高,不一會眾人就來到了山頂。山頂上矗立著一座寺廟,寺廟的規模並不是很大,不過門口的香爐卻香火旺盛,想必是常來的拜佛求願的本地人供奉的。
廟宇的兩側掛著一幅楹聯,左側書寫:生死海從這裡參透,何須朝南看北;右側書寫:涅盤路向箇中理會,切莫指東畫西。
當中“醒覺寺”三個大字以燙金行楷書寫。
王林裝模作樣的端詳了一陣對身旁的妹子感嘆,“形體方正、筆畫平直、結構嚴謹、字形定型,一看就是名家所寫。”
嚮導聞言從懷中拿出一根土製捲菸放在鼻子下狠狠一嗅並不點燃,
“這字對外說是乾隆的十一皇子愛新覺羅永瑆所題,本來乾隆考慮的人選是他可這傢伙太文藝了,於是他的十五弟永琰(嘉慶帝)就撿了個大便宜。錯失皇位後他一寄情山水間,來到此地後醉心於書法,題下這副對聯。”
不理會一臉正裝逼的王林,楚文才好奇的問道,“大爺,對內說呢?”
“實際上是三年前村口的老跛子寫的。”嚮導嘿嘿一笑,”好了各位,請進廟吧,不過有點需要注意的是,寺廟的大門稱作山門,也稱“三門“。
象徵“三解脫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雖然廟不大不過還請大家不要從中間進入。
此外,門口的門檻很高,男左女右一定要邁過去。”
在嚮導的介紹下,眾人魚貫而入,原本就不寬暢的寺廟,頓時顯得擁擠了起來。
眾人的左側是第一道殿,叫做天王殿,供奉的是即將成佛的菩薩,菩薩左右兩側是四大天王,後面是韋陀。右面是東側配殿,是僧人的房間、齋堂、客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