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文看著同樣躬身退出的侍者,放心的看著底下昏黃燈光照亮街道,沒過多久,有人推門而入,是道格,英國人板正的立在門口,抵著門,隨後進來一身戎裝的安德烈。

安德烈一臉的理所當然,但看得出來還是有點驚喜:“看吧,道格,你這可是輸了我1個金盧布。”

安德烈今天為了和道格打賭,可是早出發了20分鐘,他賭朱傳文已經到了,而道格則是賭沒到。

英國人有著自己的時間觀念,他們有句話,在闡述時間這種東西。

歸根結底其實在說「時間就是金錢」的緣故。

所以在道格看來,能按時到達已經是很體面的一件事情,更別說提前了。

雖然朱先生這位自己的朋友一貫準時。這1金盧布,道格輸的心服口服,心中對朱傳文所擁有的的品格再次拔高了一層。

“將軍閣下,最近可好?”

“還好。”安德烈一屁股坐在了長桌的主位上,道格也是隨即接替了侍者,開始了房間內的服務。

去年安德烈的家族也是發生了一件大事兒,任公爵的安德烈父親接任了俄國陸軍大臣,有利有弊。對於安德烈的家族,這次晉升已然表明著尼古拉二世對於安德烈家族的放心;但也表明著,在遠東的安德烈短時間內是回不去了。

“不過,最近聽說朱先生可是忙碌,漢耀的鐵器廠已經能正式的生產莫辛納甘、馬克沁和克虜伯炮了?”安德烈眯起眼睛看向了朱傳文,有些事情他早就得到了訊息。

“將軍閣下,您知道的,徐世昌大人還交給我了一項為元年式步槍提供子彈的任務。”朱傳文原本就想好了打算用徐世昌來搪塞安德烈,但是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預期。

“行了,沒有其他意思,生意就是生意,你明白吧!”安德烈一邊拿著水漱口,一邊不著痕跡的敲打朱傳文。

“懂的,將軍,生意就是生意。”

雖然關東地區的北方是俄國人的勢力範圍,但是俄國從上到下的重心依舊是歐洲地區,自從英、俄簽訂協約,尼古拉二世除了鎮壓國內,其實已經開始了積極地備戰,高舉斯拉夫主義的大旗,目的便是為了巴爾幹半島的擴張。

現在的歐洲地圖可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那副破碎的樣子,現在那些小國的影子可都是看不見,俄國東部與德國、奧匈帝國接壤,看不見的波濤之中,各國都在積極備戰。

“那麼,如今你的兵工廠產量如何?”

產量?俄國人問這個是?朱傳文心裡思索著,嘴上卻是說道,“將軍閣下,每年大概有著2萬支莫辛甘納的生產。”這已經故意將產量放低,依照現在的發展,兼併奉天製造局且在工人熟悉之後,到今年年底,槍炮廠的產量大致能達到5萬支每年的產量。

“這麼多?”但顯然安德烈對這個已然打了折扣的產量有些吃驚,隨即一股欣喜躍然於臉上,向著道格招了招手,一張紙被道格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掏了出來。“這是莫辛甘納的生產許可,到今年年底我需要3萬支莫辛甘納能提供嗎?”

“啊?”朱傳文愣了一下,接過那張滿是俄文的許可,看到最後那個與安德烈相同姓氏的名字,心裡琢磨了起來。歐洲各國的情報只能透過報紙在收集,這位陸軍大臣在歐洲報紙的評價可是不好。

一個靠著爵位和替尼古拉二世擋子彈升任的公爵,歐洲普遍都是在唱衰。

如今俄國憲兵是什麼情況,在歐洲可是成了笑柄。被矮子打趴下的歐洲憲兵?別搞笑了。

俄國陸軍有著常備部隊130餘萬,俄國現在的裝備情況東西方有著明顯差別,因為俄日戰爭,尼古拉二世將一大批的新型莫辛甘納裝備遠東陸軍,西方的陸軍還沒有完全換裝。

位於俄國的生產線不能滿足自己部隊的裝配?的確是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說來也是,俄國軍隊從上到下,一方面在裝備新式槍械,另一方面又在各處倒賣,蒙古、關東北部市面上流通的莫辛甘納哪個不是這些將軍和軍需官倒賣出來的槍械,這算是俄國的傳統了。

一處活水,何時能夠蓄滿呢?但是傳統是這麼個傳統,不是短時間能扭轉的,出現冰城的安德烈開始想辦法支援支援自己的父親。

從去年年中開始,安德烈就在冷眼旁觀,槍炮廠的每一次擴建,他心裡那個計劃就在不斷的形成。

針對於俄軍的換裝,安德烈在寄去的信中提出兩步走的戰略,一引一堵,從冰城引入活水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則是開始軍械的嚴查。如今,安德烈總算覺得計劃成熟,開始面見朱傳文。

“3萬支莫辛甘納,能不能進行交付?”安德烈再次問了一遍愣神的朱傳文。

“可以的, 將軍,年底應該能有著3萬支莫辛甘納進行交付。”

“好,回頭送20支你們的槍械的到守備部隊,我要親眼看看你們鐵器廠生產的槍械質量合不合格,要是不合格,這個訂單作廢。”安德烈心情大好,同時也不忘再次敲打朱傳文。

“知道了,將軍,明天我就安排。我保證,往後的槍械質量會和這20支一樣出色。”朱傳文原本還想解釋槍炮廠的心一下子放到了肚子了,拿著那張莫辛甘納的生產許可,這麼說,往後漢耀也可以說是俄國的軍械提供商了?

不得不說,此時的時機真的很好,歐洲各國在擴軍,而漢耀卻是選擇了7.62這個俄軍的制式。

這成了安德烈場外佈局的一個法寶,槍炮製造,在各個國家,其實都是放開的態度,更有著各國陸軍部的推波助瀾,如毛瑟兵工廠、克虜伯兵工廠都是與各國的政府捆綁在一起的。安德烈父親這位陸軍大臣,此時想著手改變國內的兵工企業,但是長年累月的兵工企業已然與各個將軍捆綁在一起,交付陸軍的槍械短期內很難湊齊,但是尼古拉二世的換裝計劃可不會因此中斷,能完成多少的換裝,意味著安德烈父親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