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的冰城寒意初現,但是瞿敬仁心中火熱,等等就是今天巡視的最後一家小學了,也是漢耀旗下招收人數最多的小學,漢耀小學。

冰城靠東,天黑的早,將將5點冰城已然有些昏暗。

“哈!”

瞿敬仁口吐一口氣,哈氣凝霧,在昏暗下被馬車前一角掛著的煤油燈映成一團,好似一團希望的火苗。

寒士計劃現在由7所小學和1座中學進行支撐。中學的招生率依舊不理想,漢耀的工人很年輕,孩子都沒長大,也不知道進入中學會發生什麼,所以現在普遍由朱家保險隊各處老隊員家近200名女孩和100多名適齡男孩在裡面接受教育,最先一批入學的夏玉書、朱小婉等人,明年就可以畢業了,也是她們有著一定的基礎,才將3年的學制壓縮成了2年。

與中學不同,7所小學倒是在朱傳文的宣傳下,打從9月初就順利的開了起來,漢耀一系的工人們全力支援,帶動著其他工人群體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讓自家的孩子入學。

瞿敬仁此時穿著一身黑色的棉袍,手插在袖筒裡,弓著身子看著前面不遠處家屬區中最亮的建築,似乎在為他的馬車指引方向。

朱傳文說了,學校到了10月後從不限時供電照明……

瞿敬仁作為漢耀一系教育方面的校長,前段時間因為學校招生和初辦忙得腳不沾地,在解決了諸多問題之後,現在才開始慢慢品著自己9月的收穫。

7所小學共招生適齡小學生1600餘名,小學學費很高,每個月1個銀元,但是有遠見的工人群體和保險隊員們都是咬著牙,將自家的子弟送入了小學,畢竟往後這小學生的一日三餐都是學校包的,起先是隻負責午餐,但是在朱傳文的大手一揮下,一筆上萬銀元的錢注入寒士基金,這早飯和晚飯也就管了,相比伙食可算是不虧。

小學的孩子們吃的比大人好,現在寒士計劃也堪堪屬於一個持平的狀態。

離學校越近,瞿敬仁的心情越好,作為一個投身教育事業的人物,心中哪怕再有點立場,現在也是完全傾向了漢耀,管他清廷呢?清廷能為基礎教育提供這麼多人力、物力的支援?

待下了車,瞿敬仁卻是直奔門房,這裡可是有著一位給他支招的大爺,對於小孩子心思把握極準。

“大爺,最近學生還有逃課的嗎?”瞿敬仁到了漢耀一小的門口,敲了敲玻璃向著門衛大爺遞了支菸問道。

“誰逃課啊,都在盼著下午中午和下午那份甜奶呢!”門衛大爺接過瞿敬仁遞過來的煙,沒有絲毫對讀書人的畏懼。

“嘿,還真是,大爺您這方法是真的好。”瞿敬仁笑眯眯的,他已經從其他學校瞭解到這樣的情況。

小孩子最是難管,要是瞿敬仁是一個三四十人學堂的先生,那麼戒尺是他的法寶,但現在作為1600多名小崽子的校長,一個個打還真是打不過來,戒尺可不是校長的利器。

想想都覺得好笑,戒尺要是能自己動就好了……

說回這群小崽子逃課的事兒,除開一開始的新鮮勁兒,這群崽子雖然也就六七歲,但是逃課可是不用教的,野慣了的他們駕輕就熟,前段時間可是把瞿敬仁愁的不行,也就在此時,這位門房大爺支了一招。

門衛錦囊之一——奶里加糖,只能說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對於這些漢耀的幼苗,朱傳文自然是全力支援,肉食、牛奶、麵包的供應可以說是此時教育界的天花板。

門衛錦囊嘛,倒也簡單,調整了這牛奶供應的時間,原來早餐是配牛奶的,現在這份牛奶改在了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課之後,牛奶本身也做了改變,從一開始的無人問津,到加了糖之後的趨之若鶩,倒是讓瞿敬仁有些目瞪口呆,這種妙計也就只有眼前這位大爺能想出來。

計從歪出……

“對了,大爺,敢問高姓大名,鄙人瞿敬仁,我今日一定得去您家拜訪您。”瞿敬仁聽著裡面郎朗的讀書聲,拱手說道,漢耀小學的狀況早就明瞭,這次是專程來感謝這位老大爺的。

“瞿校長說笑了,這誰學校誰不認識你啊,畢竟我這每個月3個銀元的工錢還是你發的呢。”大爺微微一笑,早就知道了瞿敬仁的身份。“我啊,姓譚,拜訪就不必了,我這還得等這群崽子回了家,我才能下班。”

連門衛大爺都有著這樣的覺悟,這漢耀當得如此的盛讚。瞿敬仁微微一嘆,看著門口逐漸到崗的幾個工人糾察隊隊員,既然當面拒絕了,文人的清高讓他不會厚著臉皮再去,想著抱拳告辭,鬼使神差的又問了一句:“現在伙食還好吧?”

“好,有著楊管事和烏蘭管事,哪還有不好的道理。”

漢耀小學,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裡是寒士計劃的核心,裡面的這群孩子與漢耀、保險隊各個沾親帶故。

不止是孩子,連小學、中學中好多工作的女人都是與漢耀和保險隊有點關係,正是那些鮮兒安排的支隊長夫人、大隊長夫人、中隊長夫人……起先,對於這事兒,瞿敬仁可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定為之後改變的一個弊端,想著這群夫人們不會中飽私囊……

“也是,是我小肚雞腸了……”瞿敬仁再次微微一嘆,他現在是真的服氣了,這群夫人都是各個學校食堂的管事,在管事頭頭楊彩娥、烏蘭圖雅的調配下,一個個把各自食堂經營的風生水起,合理定量的食物分配,肉食、牛奶的供應,都是這群女人在弄。倒是讓瞿敬仁省了不少的事情,每個月底看看報賬單就可以了,比原來他估計的錢還省,肉和牛奶據說都是成本價從小青山採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