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

一場準新式步兵和預備偵察兵的正在緩緩拉開帷幕……

對於帶著手下兩個中隊進行野外拉練朱開山很是滿意,至少在關東山林裡的單兵素質他是看到了,也有著打造一股精銳偵察兵的勁頭。

現在就是來三江口的第二個目的了,見識一下步兵的防禦戰……

一方是以寧少安為首的手槍中隊加上槍械粗通的功夫中隊,一方是朱少芳支隊的一個整編大隊。

朱開山和朱少芳正在一處高臺看著兩方的演戲,手槍兩個中隊靈活機動,主攻。朱少芳的一方主守。

“少芳,這就是壕溝吧?”朱開山看著猶如巨人揮犁剷下的幾道溝說道。

經過奉天講武堂的教導,現在這步兵防守也是弄的有模有樣。俄日戰爭時期,雖然清國是看客,但是時任盛京將軍的趙爾巽也是沒閒著,組織過自己親手組建講武堂的那些留日、留美的年輕教官不斷的在課堂上的模擬著雙方的俄日雙方的戰爭。

也是吸取到了不少的經驗。

塹壕戰術在黑火藥時期起源歐洲,但真正廣泛應用卻是在美國國南北戰爭期間,俄、日也是進行了改良。比如現在在朱開山眼裡的鐵絲網,輕機槍架設的交叉火力點佈置。

“總隊長,這個……我們在奉天講武堂的時候,教官說還有著一種名叫馬克沁的重機槍,這種機槍能瞬間打碎身體。”

“打碎?”朱開山一邊拿著望遠鏡看著馬上要發生的模擬演習,嘴裡發出驚歎的聲音。

“恩,打碎!”

朱開山倒吸了一口涼氣,作為一個習武之人,太知道人體的強度了,能模擬出這種強大的威力。

此時的馬克沁重機槍其實更像是火炮,由兩個輪子推著,在日俄戰爭中曾經大放異彩,不過俄軍的將領並沒有引起重視,畢竟最後還是輸了不是。

“而且我在講武堂還聽到一個故事……”朱少芳接著講。

其實清國是曾經有機會購買這款重機槍的,生於1883的它曾經被訪問英的李鴻章遇見,當時的李大人可是頗為心動,但當他問起這武器子彈消耗,當聽到慢速100發每分鐘,在不斷注水降溫能達到600發每分鐘。再計算了一下每個子彈帶333發,就惋惜的搖搖頭,說太快了。

英國人很疑惑:“快還不好嗎?”

李鴻章只是搖頭,沒再說話,但內心深處卻是在說:“打這麼快,大清用不起啊”。

朱開山一邊豎著耳朵聽故事,一邊看著兩方的攻守之勢。待故事講完,手裡放下望遠鏡,吊在脖子裡,蓄力,出擊,對著朱少芳的屁股咣咣就是兩腳:“他孃的,還學會拐外抹角說話了!重機槍的事兒我給你想辦法!”

朱少芳呲著牙忍著屁股上的痛,臉上卻是笑的開心,對嘍,目的達到嘍!挨兩腳也值了……

看著身後忍著笑的近衛,臉上笑容立馬收斂,兇狠的目光馬上就掃視了過去:“不許說出去!”

朱開山則是再次拿起望遠鏡,聽著身後的動靜,望遠鏡下的大嘴巴咧著,心裡卻在想:本事不知道學的咋樣,這心眼都是玩起來了,不錯!

高臺,也可以說是朱少芳臨時搭建的瞭望塔下,兩個演習的隊伍總算是開始了相互進攻。

因為沒有空包彈,這次演習在外人看來很是兒戲,更像是過家家。

尤其這兩邊的保險隊隊員自己嘴裡還在配著“piu~piu~”的聲音。

但是朱開山看的很認真。

“死了一個,又死了一個!”朱開山舉著望遠鏡默唸著。

尤其在看見寧少安帶著自己的隊伍翻越鐵絲網的時候,幾個交叉的機槍手不斷的端起機槍,左右晃動,朱開山就能腦補當初清廷是如何輸的這麼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