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畫風怎麼不太對勁?(第2/2頁)
章節報錯
“對!”曹操肯定的點頭,“只寫令君!讓天下百姓都看一看,韓遂逼死的,是何等忠良之輩!”
【好傢伙,許都傳謠是曹老闆逼死的,曹老闆直接把鍋扣到韓遂頭上?不過,曹老闆說的似乎也沒錯,要不是有韓遂的話,說不定令君能等到華佗回去,還能續一波命。】
很快,許都的不少世家大族還沒等發力,打算慢慢將令君的事情傳播出去,邸報和市井小報就已經發往了天下各地。
許都之中,不少的世家大族也收到了鄴城發來的邸報。
邸報上的內容還比較正式,相對來說,說的還是比較客觀,只是將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貢獻都寫了出來,直到這一刻,大家才清晰的認識到,令君到底為大漢一統做了多少貢獻!
市井小報就要寫的更加誇張一點,幾乎將令君這一生誇的天上少有地上難尋,任由誰看了都要說一句,令君死這麼早,實在是蒼天無眼。
看到邸報的時候,這些世家大族心裡就隱隱升起了一股不好的預感,曹操如此大張旗鼓的宣傳令君,他們還怎麼藉此機會抹黑曹操?
不出他們所料,很快,酒樓茶館之內還有不少說書先生也都開始自發的誇讚荀彧。
荀彧,投資曹操,得到了曹操的信任和放權之外,也贏得了這些世家大族最為看重的……
身前生後名!
如今天下,不管誰提起一句荀彧,那絕對都是誇讚。
輔佐曹操穩定大漢江山,牢牢守護後方,不愧為大漢令君!
只是……
隨著時間的變化,畫風慢慢變得不同起來。
正躺在後院之中的許多懶洋洋的靠在甄宓的懷裡,大喬在旁邊柔柔的拿起一本新買回來的話本準備讀,看到書名的一瞬,大喬的腦海之中緩緩的冒出一個問號。
隨即,大喬放下手中的話本,又拿起一本,結果……
一連翻看了幾本之後,大喬的疑惑更甚,甚至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
“姐姐為何不讀了,是發生了什麼嗎?”一旁給瑞獸喂瓜果的小喬問道。
大喬一臉懵逼的搖搖頭,“今天的話本,有點怪怪的……”
“哦?”小喬好奇的探過頭來拿過大喬手裡的話本,“令君與魏公不可不說的二三事?”
“魏公獨寵令君背後的故事?”
“多年風雨路,相攜為大漢?”
“待魏公君臨天下,許令君大漢繁華?”
……
雖然說,話本的名字一向都不怎麼正經,但這些話本怎麼看都覺得……
不太對勁的樣子。
就好像,曹操和荀彧真的有什麼不可不說的故事一樣!
就連許多都睜開眼,詫異的看著小喬手裡那厚厚一摞話本。
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這一摞話本,八九成都是在說曹操和荀彧之間的“友情”。
啊,這……
許多頓時就懵逼了,雖然他也會開玩笑說荀夫人什麼的,但……
頓時,許多抖了抖,他只能說,不愧是大漢啊!
細數上下五千年,大漢無疑是開啟櫃門人數最多的,甚至還有為了男寵而將江山拱手相讓的皇上,這擱到哪個朝代有可能?
不過,曹操看到這樣的話本,真的不會抓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