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到北大(第1/2頁)
章節報錯
2035年9月12日早上,一架從烏魯木齊飛往北京的智慧電動客機在大興機場降落,一身穿藏族服飾,頭髮黑亮而濃密的年輕人正從客機上下來,他望了望天,初秋早晨的太陽已經紅彤彤的掛在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前方。北京秋天的早晨略帶一絲涼意,但這個年輕人似乎很享受這這份寧靜。
“這種感覺真好”
年輕人不由自主的說了句。
正是從新疆趕到北京入學的藏山。
“小夥子,發什麼呆呢?智慧機場公交已經過來了,上車吧!”一個站在藏山後面的中年人說道。
“哦,呵呵,第一次來北京,有點迷糊,不好意思哈”藏山歉意的回答。
於是藏山就和中年人一同上了智慧機場公交。
“聽你口音不像本地人吧,小夥子從哪裡來?”中年人問。
“老家在貴州”藏山答道
“哦哦,貴州啊,現在哪裡是全國最適宜居住的省份了。我還準備今年年尾在貴陽那邊也弄一套房來住呢”
“還好,我們那邊在15年前確實發展的比較艱辛,但後來智慧交通體系發展起來後,打造了智慧城市,新能源交通工具也改變了我們的出行,現在少了碳排放,我們那邊環境也就更好了,不過,論城市的智慧程度跟北京當然是不能比的”
“哈哈,這你就錯了,雖然是在北京,但對於智慧城市的打造,每個地區都是根據這個地區的風格來設定相應的智慧系統的。特別是在我們還在與病毒抗爭時,智慧城市的打造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啊,小夥子,這個不能這樣比哦”
“呵呵,叔叔說得有理,每個省份都有每個省份建設的特別方案,但各個省份之間又能智慧銜接,MSK博士的腦機介面對我們的生活改變不可謂不大!”
“他確實是這一領域的先鋒,導致現在國內在這一領域已經開發出屬於我們自己世界頂尖的腦域晶片,已經在極大程度上解放了我們的智力,不過靈性的修煉和身體強度的提升還得靠個人吶,小夥子”
“知道了叔叔”藏山微笑著點頭認同。
就在這說話間的功夫,公交已經在出口處靠岸停泊,藏山整理了衣裳,跟中年人道了別,便往北大方向行去。
去大學城還是老樣子,地鐵。
在20年前據說在通往北京大學城的這條地鐵上,誰先下車就代表著誰的學歷是最低的,然而現在似乎並沒有智力上的差距這一說了,短短二十年,這世界發展竟如此巨大。
身處北京的藏山內心很平靜,同時也有一點喜悅。想起去年大半年都在奮筆疾書埋頭學習的那個身影,開始在大腦中與自己的現實重合,彷彿,天衣無縫。這或許就是未來的一切所想,都在指引著你現在所走的路吧。
北京大學西校門前,藏山抬頭望了望牌匾上金色的四個大字,眼中生出一陣迷離,這裡是曾經多少學子的夢啊!
很慶幸。我趕上了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