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穀雨當時對牙尖嘴裡的丫頭一點好感也沒有,巴不得她趕緊離開,所以,也沒覺得有什麼可惜的。而且,正好丫頭不在,還沒人對她們家的乾糧虎視眈眈,秦穀雨也能細嚼慢嚥的吃個雜糧餅。

就在秦穀雨和秦娘、團團一家三口快吃完餅打算收拾東西走人的時候,有一位老人家帶了一個小孩子走了過來。

那老人家頭髮花白,揹著一個深藍色的包裹,手裡牽著的小孩委委屈屈的跟在老人家身邊。

當走過秦穀雨她們眼前的時候,就死活都不肯再挪步子了。

秦穀雨本來以為是小朋友看到她們吃餅嘴饞了,本著尊老愛幼的原則逃出一張餅想要送給小朋友,結果老人家看出了她的意圖,衝她擺擺手,表示不用。

秦穀雨順著小孩兒的視線看過去,這才發現,原來是看到了還沒來得及藏好的小狼崽子團團。

小朋友對於這些小動物最沒有抵抗力了,這個秦穀雨瞭解,就像星期天裡動物園裡小朋友最多是一個道理。

眼前的小朋友又是個執拗的,非要拖著老人家往近走走。

可小孩兒不懂事,大人不能不懂事啊。

老人家雖然年紀大了,但看起來也是讀過書、進國學的人,雖然拗不過小孫子往前走了幾步,卻還是停在了距離秦娘她們十幾步遠的位置,雙手拱了拱,算作打了招呼。和氣的詢問秦娘,,能不能給自己的小孫子看看團團。

當時秦娘剛好處於剛剛認回昔日舊友的激動之中,正不遺餘力的向周圍人普及團團的乖巧懂事,可愛粘人。可惜,她能說的上話的只有秦穀雨一個人,偏偏秦穀雨一心只想解決溫飽問題,對於秦娘這中“玩物喪志”的行為根本沒什麼興趣。

此時,有人主動上來親近團團,對於秦娘來說,可不就像瞌睡了有人遞來了枕頭,正好投她所好嗎。

所以,還沒等秦穀雨點頭應聲,秦娘就把團團報到了小孩兒的面前。

老人家謹守禮儀,後退了兩步,準備把空間留給抱著團團的秦娘和一心想看小動物的孫子。

只不過,當秦娘抱近了團團,老人家看了過去,大驚失色,立刻就要抱起自家孫子。秦穀雨一看,壞了,碰到行家了,這什麼逃荒路線啊,怎麼逮個人就能看出來團團是指狼崽子?

不過,老人家認出了狼崽子,但是卻並沒有聲張,只是不停地安撫著哭鬧不休的孫子,想著趕緊離開這裡,孩子眼不見心不煩,就會好些了。

誰料,這孩子也是個有韌性的,使出了熊孩子的必殺技: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兒就是不起來。老人家上了年紀,尤其心疼孩子,只能看著孫子哭嚎,一點辦法也沒有。

最後還是秦穀雨看不過眼去,過去告訴小孩子,要是再哭的話,就不能和小狗玩兒了。

對,沒錯,就是“小狗”。

那位小朋友要是接著哭下去,不僅老人家手足無措,她們娘倆也會感到尷尬,畢竟站在大路上,這樣哭聲震天,最容易吸引好事之人的關注。秦穀雨可不想給自己和秦娘惹麻煩。

果然,小朋友聽說不哭就能和小狗玩兒,立馬就收起了拿捏祖父的利器——那一粒粒金豆豆一般的眼淚。

老人家看到自己任性的孫子居然這麼輕鬆地就被哄好了,也是如釋重負一般,擦擦額間的汗珠,暗歎一聲帶孩子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