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莊小山被秦穀雨機關槍一樣的話語堵得啞口無言,半天才擠出一個字來。而且還真的就只有一個字而已,因為秦穀雨難得的像是朝朝附身了一樣,噼裡啪啦一頓搶白。

“我什麼我呀,”秦穀雨“火力”依然很猛。

“你——”莊小山還想掙扎一下。

“你什麼你呀,”秦穀雨氣焰十分的囂張,哦,不對,是正經的氣場兩米八,氣勢相當之強大,“不樂意的話,那就全都放在我包裡吧。不過,醜話我可說在前頭,只要進了我的包裡,就算是我家的糧食咯,我可絕對不會還的喲。”

聽到這裡,莊小山和朝朝總算聽明白了秦穀雨的意思。

朝朝開始腹誹秦穀雨的這個亂髮善心的大傻瓜。

而莊小山則是感動於秦穀雨對於她們兄弟三人這種不動聲色的照顧。小破孩兒從來沒有接受過來自陌生人如此真誠的善意,甚至在村裡的時候,也是別人有了餘力才會幫他們一星半點。

就算是在村裡最和善的人家如果處在和秦穀雨相同的位置,也不可能如此大方的把所有的糧食都劃歸到他們三兄弟身上的。

“謝謝你。”平時機靈的莊小山這時候也說不出什麼好聽的話來,只是用最簡單樸實的語言表達著內心深處最真摯的謝意。

秦穀雨知道莊小山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也就不再多話,衝著朝朝揚了揚下巴,繼續扶著秦娘往前走。

“魚兒。”秦娘沒有說話,但是卻一直都關注著她們之間的對話。

此時,眾人嚴重神志不清的秦娘卻很神奇的聽懂了秦穀雨和莊小山之間的對話,摸著女兒枯黃的頭髮,慈祥又憐愛的投過了讚許的目光。

秦穀雨也沒想到秦娘居然會理解自己的做法,看來,自己這個孃親也是個寶藏人物啊。

莊小泉和秦穀雨簡短的交流之後又原封不動的帶了兩包糧食走了回去。

弟弟莊小泉急切的看著自家兄長,莊小山沒有遲疑,直接把自己和秦穀雨的對話複述了一遍,這回,連莊小泉都知道,是前邊的小魚姐姐故意照顧他們兄弟,才會這樣兇巴巴的把哥哥“懟”了回來。

“哥,以後小魚姐姐如果有需要咱們幫助的地方,咱們一定要多多的幫助她們。”莊小泉說的話就和他的人一樣淳樸。傻大個兒不太明白他們兄弟倆到底在講什麼大道理,但還是跟著莊小泉一起點頭。只要是他們兄弟一起幹的事情,算上他一份兒就行,之前一起幹的不靠譜兒的“攔路打劫”到以後的任何一件事,都是這樣。

“嗯。”莊小山和弟弟想的一樣,外出討生活的路上幾個弱女子要比他們兄弟三人過起來更難,自己現在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但是好歹還有一身力氣。只要和她們母女三人在一起,自己就會帶著小泉和大個兒盡他們所能的保護好她們。

秦穀雨又一次做了朝朝眼中的傻事,而且,她也知道,走在後邊竊竊私語的三兄弟很大可能在感激著她的“慷慨”,但是即使不是,秦穀雨也不覺得遺憾。

正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就是這個意思嗎?就當是結個善緣,就當是為了報答來到大慶國之後,老天爺送給自己的好運氣吧。

“秦小魚,你一個人傻樂什麼呢?”朝朝看著身邊這個做冤大頭一回比一回順手的小夥伴兒真有點恨鐵不成鋼,簡直都想敲開她的腦子看看,裡邊到底都裝著些什麼。

“沒事兒,”秦穀雨衝著朝朝咧嘴一笑,那笑容在陽光下耀眼的不成樣子,“我在想,前邊一定有大好事在等著我們呢,要快帶趕上去呀!”

朝朝被秦穀雨的笑容閃了一下眼睛,愣了一會兒,才切了一聲。

“又開始做那白日夢了,你可真逗。”

這次,秦穀雨沒有抓住朝朝的話頭開始互懟,而是和秦娘相視一笑,把秦孃的胳膊又拉的緊了一些:“那我們就先走一步去趕那件大好事兒去啦!”

“哎呀,等等我,秦小魚,你個小氣鬼!”朝朝原地跺了跺腳,一邊大喊一邊追了上去。

而後邊已經在心中暗暗下定了決心要報答秦穀雨的莊小山兄弟三個也加緊了步伐,向著他們決定跟隨的秦穀雨一路走去。

解開了關於糧食歸屬的問題,兩家人終於回到了一開始的其樂融融的氛圍,準確的說應該是莊小山兄弟三人終於可以坦然的和秦穀雨一家人說說笑笑了。

“哎,秦穀雨你好像去過真州府,對不對?”莊小山看看弟弟莊小泉和大個兒都緊緊地跟著他們的小隊伍,也就有了心情和秦穀雨她們攀談。

“嗯,我是去真州府住過幾天。”秦穀雨邊走邊點頭。

“真州府大嗎?熱鬧嗎?”沒想到看起來沉穩可靠的莊小山居然也有好奇心如此之重的時候。

“熱鬧倒是挺熱鬧的,只是,真州府大不大這個問題,唔——”秦穀雨那三天就光顧著去府衙做飯了,當時身上連個銅板都沒有,窮得叮噹響,說起來還真沒有好好逛過真州府,“應該挺大吧,怎麼說也是州府呀。”

“是挺大的,我去過。”聽到莊小山和秦穀雨聊天,正走的無聊的朝朝插進話來。

“你去過?”秦穀雨倒是不知道朝朝什麼時候也出現在真州府裡過,她們先前聊天的時候都沒怎麼說起過。

“嗨,還是真州府門禁沒那麼嚴實的時候去過,後來流民越來越多,基本上就只准出不準進了,我在真州府也沒什麼好玩兒的,就走啦。”看朝朝言語隨意地樣子,倒真像是在真州府裡待過似的。

“哦哦,說不定我們還是前後腳呢,我和我娘那次就差點沒進去,是城門口正好來了一個大人,守門的大人才放了我們進去。”沒想到身邊居然還藏了一個去過自己第二故鄉的人,一股“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不禁在秦穀雨的心中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