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離去亦是解脫 2
章節報錯
秦穀雨有些不好意思,照例摸了摸頭上的小黃毛兒:“太不好意思了,讓你想起了傷心的事情。”
“沒關係,父親他戎馬一生,為國盡忠,也算是死得其所。”司徒觀瀾再一次看向窗外,眼前彷彿出現了父親手握長槍揮斥方遒的英姿。
眼前帷帽女子的父親竟然是以為將軍,秦穀雨瞬間肅然起敬,雖然她本人沒有和軍人近距離接觸過,但是從小到大讀過的文章,看過的影片,無一不詮釋著軍人對於國家最忠誠的誓言。
清澈的愛,只為祖國!
秦穀雨又想起了那位年輕的邊防戰士日記中的一句話。
心中對於帷帽女子的家人的敬意不減反增。
司徒觀瀾沒想到這個小姑娘心中居然還對將士們存著這樣一份敬意,誰說老百姓不懂得將士們的辛苦,誰說老百姓沒有感恩之心,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嗎?
也不枉大慶國四處駐紮的將士們為國征戰,浴血沙場,一句話,值了!
心中湧起無數豪情壯志的司徒觀瀾對著秦穀雨露出一絲善意的微笑,秦穀雨也以同樣的微笑回報給她。
兩人沒有多說什麼,各自安靜的等待著東廂房裡兄弟三人收拾好心情之後幫著處理老奶奶的身後事。
家裡有老人的一般都早早的考慮好了去世時的一切。老太太對於自己的離世也早就有了準備,一身壽衣已經穿戴完畢,一口下葬的薄棺也在屋子後邊的照房裡停了多年。有眾人幫襯著,老奶奶也算是入土為安。
等到大家忙完這件事情之後,半天已經過去了,太陽也早就爬上了天空的正中央,秦穀雨和司徒觀瀾她們先莊小山幾個回了堂屋裡坐下,由這兩天一直在廚房裡忙活的秦穀雨燒了一壺水來,分給眾人解渴。
好在莊小山他們也沒有讓大家等多久,一刻鐘之後,在莊小山的帶領下,傻大個兒還有莊小泉三個人都換了一身稍顯乾淨的素淨衣服,站在東廂房門外對著秦穀雨一家還有司徒觀瀾和楚懷英等人,格外誠懇的彎下了腰去。
沒有多餘的解釋,也沒有煽情的話語,就是持久的一個鞠躬的動作。
這次秦穀雨她們都沒有躲開,默默地受了這一禮。
莊小山帶著兄弟兩個站起身來,雙手抱拳對著眾人行了一個不那麼標準的禮,說道:“大家只是在我家借住,今天本來也都打算要離開了,誰承想,我家老奶奶過世了,還多虧了你們才能讓老人家入土為安。我們兄弟三人對大家感激不盡。”
停了一下,接著說道:“我們兄弟三個身上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有的也不過是兩隻拳頭和身上這點力氣。不過,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敢忘記您幾位的大恩大德,如果有用到我們兄弟幾個的地方,我們一定竭盡全力回報大家。”
估計這番話是莊小山兄弟幾個之前就商量好的,當莊小山說完之後,莊小泉和傻大個兒也都是一樣的誠懇,一樣的拼命點頭。
秦穀雨她們看到莊小山說的認真,都連連擺手,只說不必,因為眼下他們兄弟三人在這個山村裡如何活下去才是更需要考慮的問題。
雖說,樹林裡有水源和簡單的幾樣食物,但是她們都是半大的小子了,不可能也不應該一直困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裡止步不前。
“你們有沒有考慮過以後該怎麼辦呢?”推辭過後,眾人自然想到了這個問題,而且一直都只幫忙不說話也是目前所有人中唯一一個成年男子楚懷英也問出了這個問題。
老話總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出身軍旅的楚懷英自然更希望莊小山他們能夠走出這個荒無人煙的靈泉村。
“從前沒有離開靈泉村是因為奶奶身體不好,她也不願意離開,我們只能留下來陪著她老人家。現在她老人家已經不在了,我們兄弟幾個也沒有了繼續留下來的理由。這兩天我們再收拾一下家裡能用的東西也準備出去討生活了。”
莊小山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沒有遲疑,可見這也是早就在他們心中縈繞著的事情。
秦穀雨聽到這個答案覺得很正常,村裡什麼人都沒有了,只有像她們一樣走出去,才能有一條活路。
但是,楚懷英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只是他猶豫了一下,還是什麼話也沒有說。
按照楚懷英之前和司徒觀瀾閒談時的想法,莊小山頭腦靈活,為人仗義,身體雖然瘦弱,但是耐力很強,若是能夠投身軍中,應該也可以成長成一個有用之才。
只是,話又說回來,戰場上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只要戰爭這臺機器一旦開始轉動,那麼所有在其中的人就都是一樣的九死一生。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只要稍微有條活路就不願意去過這種行伍生活的。
因而,楚懷英最後還是沒有說出那句建議他從軍的話來。
話談到這裡的時候,似乎已經接近了尾聲,司徒觀瀾和楚懷英兩個人先秦穀雨一步向著眾人道了別,她們昨天從秦穀雨的口中得到了越陵川越世子可能已經離開真州府的訊息,想著要抓緊時間去真州府驗證訊息的真假,就決定先行離開了。
秦穀雨她們本來也想著趁著天色尚早也重新踏上征途,但是再聽到莊小山他們也說準備離開靈泉村的時候,突然就冒出來的了一個大膽地想法。
不過,她只是有了想法還沒有細細思考,所以,秦穀雨藉口天氣太熱,不利於趕路,說服了秦娘和朝朝再在莊小山家裡待上一天。
因著中午吃飯的時候就剩下了秦穀雨和莊小山各自的三口,所以,秦穀雨又充當了一把大廚,正好米缸裡的大米還原封不動的待在那裡,秦穀雨滿滿的掙了三大碗米飯,把掛在屋簷下的魚又拽了一條下來,濃油赤醬的做了紅燒魚,吃的一家人直呼過癮,似乎連親人逝去的感傷也減輕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