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穀雨想起小時候 ,有一個同學家裡喜歡養魚,有一次專門拿了一個塑膠盒子裝了一條來給大家看。

秦穀雨那時候就好奇的趴在塑膠盒子外頭花了好久的時間去觀察那魚的長相。

後來中午的時候,大家都吃完飯開始午休了,只有那個小夥伴兒趁著老師沒注意,悄悄地把裝魚的塑膠盒子提倡跑到了教室外面。

秦穀雨正好也沒睡覺,就跟著小夥伴兒一起出去了。

看到小夥伴兒從兜兒裡拿出來一些褐色的碎末末,秦穀雨不認識,問了才知道,那是魚食兒。

秦穀雨也想喂一喂,幸好那個小夥伴兒是個大方的孩子,就把東西給了她,還讓她親自試了試。

過程中也沒忘記給她普及魚兒的一些知識。

這麼多年過去了,關於他們之間的對話,秦穀雨早就忘了個一乾二淨,但是和魚玩兒的那段美好時光,則永遠地留在了她的記憶深處。

現在,又一次遇到了魚,而且還是這麼大的魚,秦穀雨心中 ,屬於童年的快樂,又一次湧上了心頭。

正當秦穀雨玩兒的開心的時候,莊小山在一邊等的無聊,忍不住開始磨牙:說好了,過來抓魚吃,怎麼現在反而才和魚玩兒開了?魚有什麼好玩兒的,好吃還差不多!

“喂,秦穀雨,你玩兒夠了沒有?”莊小山終於等得不耐煩了,忍不住開始提醒她,“時間真的不早了,趕緊抓了魚回家吧!”

秦穀雨也不是那麼不識相的人,聽到莊小山催促立馬就放下了手裡的樹枝,看了過去。

“那你打算怎麼沒抓這魚呢?我們現在連工具都沒有。”秦穀雨從來沒有抓魚的經驗,嚴格意義上講,是沒有不用工具徒手抓魚的經驗,所以抓魚這件事情大機率上就只能寄託在莊小山的身上。

“……”莊小山一陣無語,說了半天,還得靠自己,秦穀雨這個黑丫頭,搞了半天只是刷刷嘴皮子呀!

他這算不算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又把自己埋進去了呢?

秦穀雨看到自己說完話,莊小山乾脆連話都懶得接茬兒,估摸著莊小山一定是誤會了,雖然她這話聽起來非常像是“不負責任”的綠茶姑娘,但是天可憐見,她秦穀雨絕對不是這種人,她絕對是那種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人。

舉個例子就是,一般綠茶姑娘們都是能讓別人擰飲料瓶兒蓋子絕對不自己上手的,而秦穀雨則恰恰相反,她是能擰開自己的飲料瓶兒蓋兒那就連你的都會一起解決的人。

所以,看到莊小山不說話了,秦穀雨趕緊補了一句:“我是說,我們怎麼抓這魚,我剛剛看你抓的挺好的,看起來很有經驗的樣子,你來教我,之後,我再來和你一起抓。”

秦穀雨這個態度總的來說還算是比較誠懇的,讓莊小山的臉色看起來好看了一些。

“我剛又看了看這石潭裡的魚,有遊得快的,有遊得慢的,關鍵它們都不怕咱們,我覺得,咱倆撿點石頭壘個起來,然後留個小口,把魚兒都趕緊去,然後再抓,應該會好一些吧?”秦穀雨想了想,又提了個建議。

“也算一個挺不錯的辦法,”莊小山在腦海裡模擬了一下秦穀雨提到的方法,覺得可以試試。“這樣吧,咱們分工合作,我來壘‘牆’,你去趕魚,然後我們一起抓。”

“行。”秦穀雨點頭答應。一擼袖子就開始彎腰撿石頭,而莊小山則是挽起了褲腿下了石潭。兩個人配合默契, 一會兒的功夫就用沙子和大小的石頭壘了個簡單的小‘陷阱’。而且就像秦穀雨說的那樣,莊小山專門給石潭裡的魚留了個洞口。

“得嘞!”莊小山直起腰拍拍手,得意的欣賞著自己的“傑作”。

“優秀!”秦穀雨看著這個專門給呆頭魚們量身定製的“魚窩”,覺得莊小山真的是個“心靈手巧”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就應該及時鼓勵。所以秦穀雨也不吝嗇,直接為莊小山豎起了兩個大拇指!

魚窩已經搭建起來了,下一步就可以往裡趕魚了。

秦穀雨和莊小山剛開始都覺得這個應該是最沒有難度的事情,然而真的開始動手操作的時候,才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兒!

雖說石潭不算太大,但是就這麼跟著一群魚滿石潭裡跑,也累的夠嗆。

想想也正常,天時地利人和,一頭兒都沒有占上,在人家的主場裡想要抓到人家的親朋好友,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談何容易啊!

“呼——呼——呼——”此時此刻的秦穀雨和莊小山都癱在了石潭邊兒上,呼哧呼哧的穿著粗氣兒,“剛剛怎麼就覺得人家們都是一群呆頭魚呢?哪裡呆了?哪裡呆了?”莊小山的抱怨有一種十足的無語問蒼天的感覺,秦穀雨深有同感的同時又覺得非常搞笑,剛剛還是自己拿了樹枝逗魚玩兒,現在就被魚群逗了一把。

“現在怎麼辦?還要接著趕嗎?”秦穀雨看看天空,太陽已經從悠閒的掛在半空之上變成了日上中天。她們都出來一上午了,這也沒個手機,家裡人應該都開始擔心了吧。

“趕,當然要趕。只是,不能像剛才一樣,使蠻力驅趕了,魚在水裡始終要比人跑得快,咱們光使勁兒追,不動腦子,一定跑不過魚去,所以,要想成功抓到魚,還是得想個辦法。”莊小山手眉頭皺起,手指搭在下巴上,看起來也知道小孩兒真的在想著抓魚的辦法。

“嗯,怎麼樣才能讓這些魚聽我們的指揮進入咱們壘好的魚窩裡去呢?”秦穀雨也和莊小山露出了同款思考的表情。

想一想,如果想讓一個人聽話的跟著別人走,該怎麼辦呢?

“莊小山,如果我想讓你聽我的話,我要怎麼做,你才願意呢?”秦穀雨乾脆把莊小山拉過來模擬解決問題的過程。

“我為什麼要聽你的話?怎麼不是你聽我的話?”莊小山幾乎是條件反射一般就懟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