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受教了
章節報錯
“我先來給你示範一下匕首的握法,像你那樣拿著匕首是發揮不了它的作用的。”周世源指了指秦穀雨的手。
原來,秦穀雨把匕首從小劍鞘裡拔出來之後,就手背朝上抓著匕首,既不能朝前也不能朝後,最多不過是左右兩邊晃盪晃盪,起到一個讓對方不能靠近的作用,再多的防衛功能怕是沒有了。如果,對方從她的上方或者是下方發動攻擊,秦穀雨的匕首就徹底失去了作用,換句話講,她就只能繳械投降了。
秦穀雨一直都沒有注意過,她還以為隨便拿著就能有效進行攻擊,能正當防衛了,原來,光是拿匕首的方法就有這麼多的講究。
哎呀呀,露怯了,露怯了,尷尬的嘍——
秦穀雨趕忙把匕首調轉了方向遞給周世源。
周世源也注意到了秦穀雨的尷尬:“小姑娘們平時都是動動針線,最多不過下個廚房,碰碰猜到,很多人連匕首都不認識呢,你已經比一般孩子知道的多多了。”
秦穀雨的尷尬稍微緩解了一些,摸摸自己的小黃毛兒,笑笑沒說話。
“小魚,你看,匕首不應該是拿,而應該是握。最常見的握法就是把大拇指放在匕首的最末端,也就是刀鞘的地方。這種握法對於向下放突刺來說,是最穩固、最有力度的。”周世源用右手握著匕首,一邊說一邊用左手逐一指點應該注意的位置,秦穀雨認真觀察,不斷點頭。
“大多數匕首也能夠將刀尖向上握持,有些則在兩個方向都能動作。不過,你之前也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這種握匕首的方法,可能對你來說,也不太實用。所以,你如果想要用匕首來保護自己的話,握刀把位還是儘量靠近刀格,而且,要注意正面持刀。”周世源又給秦穀雨示範了新的握法。
“除了握刀姿勢,你還需要注意站姿。”周世源大概是好不容易遇到了新徒弟,講起這些教學內容之外的東西興致格外的高。
“站姿呢,還是以虛步為主,保護好中線,沒拿刀的那隻手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無論是出道還是收到一定要迅速果斷,不要猶豫,而且刺空的話也不要連續的揮舞匕首,要記住,這種時候,一定要快速車補,等待重新找回節奏伺機進攻。”
聽到這兒,秦穀雨不治怎麼的就想起了電視劇女主們偶爾拿著武器揮來揮去,一定實際作用都沒有的樣子。作為觀眾,氣的都想上去幫她矯正下動作。
看來自己那會兒想的果然沒錯,匕首又不是砍刀,亂揮也沒有用。
“……是不是叔叔說的太多了,要不你再看看別的?”周世源看出來秦穀雨在走神兒,停下了講解。
“沒事兒,是我走神兒了,”秦穀雨別抓包,很是尷尬,右手又忍不住開始薅小黃毛兒。“我是在心裡演練了一下動作,您接著講吧。”
“呵呵,”周世源也不點破,“關於使用方法,大概就是這些。只不過,你要注意,使用匕首的時候,就不要頻繁的踢打了,拉開距離反而會使對手有足夠的空間來避開你最致命的攻勢。”
“不過,周叔叔私心的還是希望,你永遠都不要有用到這些知識的時候。”說到最後,周世源神情嚴肅,秦穀雨心下凜然,其實她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認為呢。
“嗯,我也希望自己永遠沒有用到的時候,”秦穀雨覺得氣氛好像太嚴肅了,話鋒一轉,“再說,我想用也沒匕首啊,哈哈哈。”
“倒也是,哈哈哈。”周叔叔也跟著笑了起來。
“爹,你們笑什麼呢?”那邊妲姆和幾個少年人賣力練習的少年人聽到他們訓練場上一向嚴肅的師父竟然笑開了,都好奇的忘了過來,不過,除了妲姆敢大著膽子問了她爹一句之外,別人無一例外都被周世源一眼瞪了回去。
“笑你技藝不精還不抓緊時間練習!”當然,妲姆也沒討了好處,被懟了回去。
妲姆吐了吐舌頭,又乖乖的轉過了身。
秦穀雨怕因為自己再打擾到妲姆訓練,就小聲和周世源道了別,決定先回兩儀樓裡,看看秦娘和丫頭收拾好了沒有。
因著兩儀樓本來就坐落在群山環繞之中,而且向來沒什麼外人到來,再加上演武場距離城裡也沒有太遠,回城的路上也多是早起勞作的鄰里,所以周世源也就放心的讓秦穀雨自己先回去了。
秦穀雨一路走一路看,麥田碧綠如波,路旁綠樹如茵,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樣子,和外面籠罩著旱情的地方恍若兩個世界。
從前在現代的時候,秦穀雨要忙著學習,忙著生活,從來都沒有認真欣賞過周圍的風景,原來單純的去欣賞田野也可以讓人覺得如此舒爽。低頭看看腳邊的蒲公英,現在他們還在開著一朵朵鵝黃色的小花。
蹲下來,佯裝自己是個路過的“採花大盜”,秦穀雨用手指輕輕的托起其中的一朵,在鋸齒狀的葉子的簇擁下,彷彿一個個天真爛漫又張牙舞爪的傲嬌小公主。
想象著被自己“輕薄”的蒲公英小姑娘惱羞成怒的樣子,秦穀雨認不出嘿嘿的笑出聲來。
莫得辦法,現代人的惡趣味大多都是腦補出來的,秦穀雨也不例外,哈哈哈。
笑歸笑,兩儀樓的生活平靜而富足,是多少古代人夢寐以求的生活。秦穀雨看著眼前的一切,心裡感慨良多,誰不想過“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的生活呢?
只是,這裡終究不是自己的家,甚至連她在大慶國的家都算不上,無論多待幾天,這裡都不可能是自己的家鄉,還是趕緊出發吧。
想到這裡,秦穀雨收了笑,起身拍了拍褲腳上沾染的新鮮泥土,又活動了下筋骨,看了看四下無人,像清晨遛彎兒的爺爺奶奶一樣,“嘿!哈!”叫了兩聲,把心裡那一口鬱結之氣吐了出去,大步朝著兩儀樓門口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