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儀式的儀式感
章節報錯
“娘,”這次,秦穀雨的聲音更多了一層無奈和對母親的安撫,心裡的惆悵暫時藏了起來,“原來團團它不是個孤兒,它還有父親 和族人在這裡的山林中,這是多幸運的一件事情啊。”強打起精神的同時,其實也是真心地為小狼崽子找到了家人而高興。
然而,秦娘並沒有因為女兒的話而有什麼變化。
“娘,我只有您在身邊,我都快不記得我爹長什麼樣子了,您也想讓團團過這樣的生活嗎?您再想一想,您現在見不到外祖父,外祖父又見不到您,你們都是什麼心情呢?肯定會很難過吧?”既然決定打感情牌,那自然還是親情最有說服力。
果然,秦孃的眼淚稍微收斂了一些:“我很想爹孃,她們肯定也很想念我。”
秦穀雨覺得現在的秦娘就像一個迷途的遊子,聽到家人的名字就會忍不住日不成聲。
“所以,我出門才更應該讓團團和它的家人團聚,這樣它就不用忍受您所忍受的思親之苦了。”秦穀雨繼續添柴加火。
“而且,娘,您不是一直都希望我們趕緊到達京城嗎?想要趕緊找到程郎嗎?您剛剛也聽到周叔叔說了,如果我們一定要帶著團團上路的話,路上會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萬一快到京城的時候,因為團團的原因,我們被拒之門外,進不了京城,見不了程郎,那您到時候還不得後悔死嗎?”
程郎是目前來說,秦娘最大的軟肋,只要搬出了程郎,秦穀雨覺得一定能對秦娘形成巨大的影響。
“額,程郎素來不喜歡團團,我從前總想讓他抱抱團團,他就是不願意,萬一因為團團的原因,他不願意見我,這可怎麼辦呢?”秦娘對於小狼崽子團團的不捨全部轉換成了對於無法見到程郎的擔憂。
要不是秦穀雨想現在正伏在秦娘膝頭誠懇的看著她,她都要忍不住翻一個大大的白眼了。
秦娘怕不是長了一個標準的戀愛腦吧?
“對啊,要是我們非要把團團帶走,既不能讓它們一家人團圓,又影響了你和程郎見面,這可如何是好呢?”
秦穀雨又把這個嚴重的後果重複強調了一次,果然,秦娘抱著小狼崽子團團的手緊了又松,鬆了又緊 ,來來回回好幾次。終於抬起頭,清澈的眼神迷茫的看著自己的女兒:“京城裡真的不允許團團進去嗎?”
看來秦娘還是不死心,秦穀雨真切感受到了秦娘對於它這個兒時夥伴的在意。
“娘,要不然我們這樣吧,”秦穀雨想了個折中的辦法,雖然有些欺騙的嫌疑,但是事急從權,也沒有辦法,相信以後秦娘明白過來的時候,會體諒她的用心。
“娘,你之前也看到了,現在到處都受到了旱災的影響,我們一路還不知道要度過多少缺衣少食的日子,我想,您肯定不願意您的好朋友團團受這樣的委屈吧,它還是個孩子啊,多可憐呢!”說著,秦穀雨還拼命的掩住嘴巴打了幾個哈欠,擠出了幾滴眼淚。
果然,秦娘是個心軟的人,想到了自己最好的夥伴兒要瘦這樣的委屈,就立刻不忍心了。
“您再看,兩儀樓這裡,山清水秀的,吃喝不愁,尤其還有團團的親人朋友在這裡,一定可以把它照顧的非常好,比跟著我們過的更好,您覺得呢?”
秦孃的眼神已經已經鬆弛了,看來已經說動了。
“娘,如果您還是不放心,我們可以和周叔叔他們說一下,就當是團團在他們家暫住,等到我們找到程郎,在京城安頓下來的時候,我們再來接團團好了。”
已經說到這個份兒上了,秦穀雨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編出什麼花樣的理由來了。
“呃……”秦娘緊皺著眉頭,瞳孔來回晃動,一看內心深處就正在經歷著極度的掙扎,“好吧!”
終於,秦娘開了口,決定放手,“不過,等到我們找到程郎,如果程郎願意的話,咱們一定要回來接團團啊!”
秦穀雨提著的心終於放到了肚子裡:“怕是沒什麼機會了吧,京城那麼大,您只是要找一個程郎,還不相當於大海撈針,怎麼可能找得到嘛!”
不過,嘴上還是得滿口答應:“好,只要程郎自己答應,我們一定回來。”
不過套路還是要有的,必須得“程郎自己答應”。
退一萬步講,這個程郎非常幸運地讓她們找到了,秦穀雨一告訴他團團是頭狼,只要對方是個正常人,就不可能答應接一頭狼回家裡來。所以,秦娘也算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也怪不得女兒給她再拉個網了。
“好!”這個好,就比剛剛堅定了許多。秦穀雨試著把小狼崽子從秦娘懷裡接過來,秦娘也沒有拒絕。
秦穀雨決定趁熱打鐵,抱起小狼崽子,喊了丫頭過來陪著秦娘,自己就快步走進了妲姆的家門。
“周爺爺,我和我娘說好了,為了團團好,還是把它留在這裡吧,畢竟有親人有朋友,又是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總好過和我們在外風雨漂泊。”
周老爺子見這母子倆都想開了,她的臉色也柔和了許多,“嗯,小狼王總需要回到它原來的生活環境中去的,這樣它才能成長為真正的頭狼。如果它能通人言的話,一定會非常感謝你們的!”
“嗯。”秦穀雨鄭重其事的把小狼崽捧在手心上,像進行什麼神聖的儀式一樣,又把它交到了周老爺子的手上,心裡也默默地祝福它能夠健康成長,平安快樂!
君子待我以誠,我必以誠待君子。
秦穀雨滿懷真摯,周老爺子也不敷衍,同樣整理了衣衫,舉起雙手,接了過了小狼崽子。
一是為了小狼王的身份,但更多的還是因為看到了秦穀雨這個小姑娘的誠心。
沒有儀式卻又儀式感滿滿,無論是秦穀雨還是周老爺子,亦或是圍觀的眾人不知不覺都神色莊嚴,都覺得眼前的一幕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