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采詩當然也聽說過這樣的話,一等品是留給日本國民享用。二等品是出口歐美髮達國家。

三等品是出口亞洲國家(特指一些發達國家或者地區,歐美的發展中國家,不包括中國大陸)。四等品才是出口中國大陸以及亞非拉發展中國家。

輕井澤蘋果酒連供應日本國內都不夠,那麼就更不要說外銷出口的事情了。她頓時就流露出了極大的失望表情在臉上。

與此同時,石原正雄瞧著對方那一副失望的樣子,不無覺得她挺可愛,真性情。加之,他對於臺灣女孩子帶著臺灣腔的中國國語發音是喜歡的。

他喜歡的,就是這種女孩子口音當中的嗲。這全然又不像上海女孩子的嗲。上孩子女孩子的嗲裡面還會帶上作。

這個階段的臺灣經濟比起中國大陸,確實要好很多。不過,也是最後夕陽的一抹餘暉。

1997年從東南亞的泰國開始爆發出這一場東南亞金融危機,逐步發展成為一場亞洲金融風暴的結果,為後世亞太經濟模式格局的改變是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

1990年,臺灣的GDP總量是1666.15億美元,而中國大陸GDP總量是3945.66億美元。

這一年,臺灣GDP的總量已經佔到了中國大陸GDP總量的43.8%,也是前者最高,最輝煌的一年。

到了當下的1998年,臺灣的GDP總量是2803.69億美元,而中國大陸的GDP總量是10290.43億美元。

前者GDP的總量是後者GDP總量的27.2%。再過二十年,臺灣GDP的總量只是中國大陸GDP總量的4.3%。

這後面的二十年,臺灣經濟就沒有怎麼大發展過,特別是在民眾的收入上面,同樣是呈現出了放緩的大趨勢。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臺灣人對中國大陸人是帶有高高在上,俯視的目光。這個時候的香港人和澳門人,也有同樣的心態。

港澳臺地區的廣大民眾都是建立在自身經濟好,而中國大陸經濟完全不行的基礎上面。事實上呢?

石原正雄想到這裡,突然就饒有興趣的一問道:“周小姐,你聽說過經濟雁型模式嗎?”

周采詩認真的作答道:“聽說過。經濟雁型模式是日本經濟學家赤松要首先提出的。如果我沒有記錯,他是在1932年就提了出來。

也為日本二戰後的經濟崛起,併為亞太地區經濟佈局和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經濟理論基礎。

日本作為第一梯隊的大雁頭。亞洲四小龍的臺灣,韓國,香港,新加坡作為第二梯隊。

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為第三梯隊。中國大陸,越南等國家作為第四梯隊。”

她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突然又想起了一個什麼,接著又道:“赤松要是一橋大學畢業,還擔任過一橋大學的教授,經濟學部部長等職。

當然,以前的一橋大學叫做東京高等商業學校,與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名古屋大學等七所舊帝國大學以及東京工業大學、神戶大學合稱為舊帝一工神,代表了日本國立大學的最高水準。

一橋大學的前身為1875年由日本思想家森有禮和福澤諭吉創設的商法講習所。1920年改為舊制東京商科大學,是日本第一所商科大學,舊三商大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