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陸無雙懷孕(第1/2頁)
章節報錯
新的法典每天都在補充中,目前已經完成一半,估計還要幾個月才能完成。
基本上江辰每天會花一個時辰口述,就是把自己想好的東西口述出來,讓他們去記錄。
這一天江辰召見了市舶司的官員。
市舶是指外國來華船舶。宋朝管理它的機構稱市舶司。負責海外貿易。
江辰主張對外貿易,因為對外貿易都比較暴利,所以稅收相對會重點。
而江辰召見他們的目的不是商量貿易的事情,而是組建船隊去海外尋找幾種糧食植物。
江辰把幾張圖片交給官員。
“回皇上這番薯和馬鈴薯等是什麼植物,為何不曾見過。”
“這些都是海外之物,這些糧食植物成活高,產量高,可以解決我國的糧食短缺問題。”
江辰又把繪製好的世界地圖交給官員。
“這是一份世界地圖,是我親自繪製的,其中用紅圈標註的就是船隊此行的木的地。”
官員看到地圖無比震驚,皇上是怎麼知道海外世界的。
“這是朕做夢的時候,一個神仙教給我的。”
江辰這個說法並沒有引起官員懷疑,古代大多迷信,江辰貴為天子,能神仙託夢也是有可能的。
“此行海外不遠萬里,海上兇險,船隻的製造要十分牢固,回去以後要好好設計一下大船。”
“是皇上。”
眾所周知,紅薯原產美洲,歐洲第一批紅薯是由哥倫布於1492年帶回的,然後經葡萄牙人傳入非洲,並由太平洋群島傳入亞洲。紅薯最初引入我國是在明朝萬曆年間,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常到呂宋(現今菲律賓)經商,發現呂宋出產的紅薯產量最高,於是他就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之法。後來經過陳氏家族的推廣,紅薯在全國普遍栽種。
紅薯,又稱山芋、地瓜,含有豐富的糖質、維生素、礦物質、食物纖維等。紅薯中的胡蘿蔔素、維生素B1 等多種維生素,為維持人體健康所必需。
番薯和馬鈴薯都是明朝時候引進的,所以現在要把它提前。
所謂民以食為天,百姓如果吃不飽,就容易造反。
人的剋制力會受外因而失去控制.例如香氣撲鼻的食物會令大腦失控而去搶劫甚至殺人。
當人餓到一定程度就會失去人性,暴動,吃人,肉,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大力發展農業也是為了讓百姓吃飽。
江辰知道無論自己怎麼努力,當自己死後的多少年,改朝換代是肯定的。
那麼自己做的這些還有意義嗎。
當然有意義了,制定的法律,引進的番薯等植物,甚至一系列的改革都會對後世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和影響。
就像前朝已經沒有了,但是前朝的很多制度和思想都會延續下去。
這天江辰下朝後,看到無雙一臉笑意。
“什麼事那麼開心。”
“告訴你一個好訊息,你又要當爹了。”
“是誰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