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鷹愁澗大勝(第1/2頁)
章節報錯
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任何朝代都無法徹底解決貪汙的事情,就算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對貪汙腐敗如此重刑也是屢禁不止。
貪婪是人類的劣根性,是作為人的一種屬性。
不能說貪婪都是錯的,如果貪婪是正常手段獲取的,那就是積極的一面。
等北方戰事結束後,他還要重新制定法律。
法律的作用法律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明確告知人們,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違法者將要受到怎樣的制裁等。這一作用主要是透過立法和普法工作來實現的。
別妄想用所謂的道德去約束人類的行為,這是不現實的。
法律是統治階級的意志體現。
只有道德和法律並存,這個社會才會趨向穩定。
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想要一個國家繁榮富強,這需要時間,這個時間可能幾年,可能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江辰的目的是製造一個完善的制度,這個制度可以延續下去。
時間過去幾天,這天大量的明教弟子被大量的蒙古士兵在後面追趕。
而他們跑的方向就是鷹愁澗。
根據江辰的計劃,之前明教大軍帶著蒙古軍隊亂跑,其目的就是不讓蒙古人看出他們的最終意圖。
現在幾個蒙古將領看著前面落荒而逃的南宋士兵臉上露出不屑和嘲笑。
他們已經完全不把南宋軍隊放在眼裡,無論以前還是現在。
當他們看到南宋軍隊逃進鷹愁澗竟然沒有一絲懷疑追了進去。
就當蒙古大軍完全進入鷹愁澗,前面幾個將領心頭都有一種不安,看著兩邊的地勢,他們突然清醒過來。
“不好,我們上當了,快點離開這裡。”
只是當其中一個將軍喊完,突然聽到兩邊一陣巨響,連綿不絕的爆炸聲震耳欲聾,無數的大小石頭從上面落下,頓時下面慘叫不絕。
沒錯,江辰的計劃就是把蒙古韃子引入鷹愁澗,然後利用兩邊的山石用炸藥炸開,用亂石給敵人造成殺害。
所以之前每次戰鬥,我方都會象徵性打幾下,然後開始落荒而逃,蒙古人還以為南宋人膽小和弱小。
過了一會,亂石停止落下,再看蒙古大軍,死傷慘重。
就在這時剛才還逃跑的明教大軍殺了回來。
接下來整個鷹愁澗處在一片亂殺之中,各種喊聲衝破鷹愁澗,整個鷹愁澗屍體遍地,地面到處都是血跡。
之前的亂石,蒙古大軍損失三分之一人馬,即使明教佔了人數優勢,而且是以逸待勞,這場戰鬥也是十分慘烈。
一個時辰後,站著都是明教的人,而蒙古大軍全軍覆沒,沒有一個生還。
這場鷹愁澗戰役,蒙古損失三萬多兵馬,而明教也損失了一萬多兵馬。
要知道明教總共有四萬多人,對付只剩下兩萬不到的蒙古大軍,二個打一個,這傷亡還那麼大,可見蒙古韃子的戰鬥力有多厲害。
這場戰鬥算是勝利了。
明教活著所有人發出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