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這柄劍外觀很奇特,非但沒有劍鋒,劍尖處還是一個半球,大概重七八十斤,與劍術“輕靈”的意旨背道而馳。

其實看到這幾句描述的時候自然就能想到兩個字:穩重。

這是獨孤求敗四十歲之前所用的兵刃,天下已無敵手,但卻依然行走江湖。其為人也褪去了年輕時候的鋒芒畢露,變得深沉和穩重,儼然一副江湖領袖的樣子。

??

第四把劍是一柄早已腐朽的木劍,獨孤求敗寫道:

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修,漸進於無劍勝有劍之境。

這一段描述有兩重含義:

第一,獨孤求敗從與人爭勝變為了與己爭勝,正在開闢一條沒有人走過的劍道。

第二,既然不滯於物,為何還要埋一柄木劍呢?因為它會腐朽。

獨孤求敗告訴後來人,一個人無論曾經多麼輝煌,名聲有多麼響亮,但最終還是會被遺忘的。就像楊過那個年代裡,江湖上早就沒有一代劍魔獨孤求敗的傳說了。

也就是說,獨孤求敗埋下的第四把劍,其實“埋下”的是一個灑脫的道理,告誡後來者不能陷於聲名之累。

??

瞭解了這四把劍背後所代表的含義,自然就能和楊過當時的選擇對應上了。

楊過這個人小時候缺乏教育,又因為黃蓉的偏見與不公,導致了其性格上的偏執。這一階段的楊過有著少年的好勝心,無論在桃花島還是全真教都是如此,所以與周遭的環境格格不入,人際關係處理不好。

而得到了古墓派的教育,又獨自行走江湖了許久,在為人處世上明顯有著非常大的改變,最為顯著的就是對郭芙、大武、小武這些兒時玩伴的態度。

楊過可能不是一個好人,但他也沒有成為一個偏執陰鷙的壞人,這大概就是煉心的階段。

而遇到劍冢時候的楊過,經歷了小龍女的失蹤,也丟了一條胳膊,人生的劇變使得他對於這個江湖有所改觀。

於是,書中寫道,他扶起玄鐵重劍,看到“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八個字的時候,便突然有所觸動,似有所悟,良久之後方才去檢視第四把劍。

而當楊過最後選擇了玄鐵重劍之後,其發展的軌跡也是與此吻合,成長為了一個行走於江湖上懲惡揚善的神鵰大俠,穩重且心懷俠義。

從他選擇了這柄重劍之後,其武學上的短板也被補足,這是其“成俠”之路最為重要的一次轉折。

可是因為江辰的橫空出世,又橫加干預劇情,郭芙沒有像原來喜歡他,小龍女沒有像原來離開他,他的手臂也沒有被郭芙砍斷,這境遇沒有原來悲劇,所以此時他看著玄鐵重劍並沒有原來的感悟。

剛才他說選擇玄鐵重劍,只是純粹覺得這把劍特別,所有的劍都有鋒,只有重劍無鋒。

江辰怕他嫌棄重劍太重了放棄,所以就用話逼他。

江辰如果不逼他一把,估計十幾年後楊過的武功最多和黃蓉,李莫愁差不多。

楊過天賦很好,但是生性跳脫,不像江辰能持之以恆做一件事。

而武道天賦雖然十分重要,但是努力也是不可缺少。

楊過雙手有些困難拿起長劍。

“江兄真搞不懂你為何讓我選這把劍。”

“你使用習慣後會發現他的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