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烈的氣候變化,將會成為比核汙染更加嚴峻的災害。

議會召集各地的議員,面向公眾舉行會議。會議進行了三個小時,最可靠的方案是多養殖牲畜,使二氧化碳變得更多。從而達成一種供需平衡。

無節制的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澱粉,只會讓海藍星的氣溫持續走低。

當然,全球降溫事件也並非單純的二氧化碳造成的原因,更多的是一種星球週期性變化。

令人恐懼的是,這種週期性變化才剛剛開始。

小冰河時期要來了!專家做出預言!

果不其然,今年的冬天非常的漫長。

直到三月末溫度才漸漸回升。直到四月中旬,土地才大面積出現大片綠色。

生存變得艱難了。

人類社會必須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才能應對未來可能性的災難。

太空農場計劃再度被擺上了檯面上。

事實上,早在新世代初期,就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想法。但是由於成本問題,未能得到透過。

擺在現在人類面前的,依然是成本的問題。

雖說反重力等一系列科技出現,必然會讓成本下降。

然而依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啟動資金最低一百個億起步,回報大機率是賣出的肉類,蔬菜類,以及糧食帶來的收益。

投資回報比大機率連0.01%都不到,不可能有哪個公司那麼傻,去做一個比直接燒錢還要敗家的專案。

完全不可能。

即便政府各種補貼,將成本削減一半以上,也完全沒有商談的可能性。

與其放眼外太空,不如想辦法將核汙染的問題解決掉,這樣更靠譜。

只要海洋資源能夠得到開發,沿海城市的經濟立刻可以上升幾個檔次。

發言人的說法得到了普遍的認可。

當然,這種認可毫無意義。海洋核汙染問題,解決成本過於高昂。

如今很多地區都在往海洋偷偷排放核廢水。

沒有人願意禍害珍貴的土地,那麼只有讓海洋再受一些損失。

這也是汙染獸海潮一年比一年兇猛的原因。

“如果人類無法離開這個星球的生態鏈,那麼遲早有一天會走向毀滅。”520如此說道。

“你有什麼辦法?”

沈浩聽520說完後,陷入了沉思。它竟然說以自己的資本,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