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諸葛亮其人,林朝的想法比較複雜。

諸葛亮是人才嗎?

這毋庸置疑。

整個漢末三國近百年的歷程中,諸葛亮無論是戰略,政務乃至行軍打仗,都是最頂尖的那批。

戰略規劃方面的卓識遠見,唯有荀彧,沮授,魯肅等寥寥數人能與之比肩。

戰術運用方面,諸葛亮一生用兵皆是正道,從不弄險,饒是如此,也把曹魏打得只能閉城不戰。

至於民生治理方面……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諸葛亮遠超同時代的所有人!

以益州一州之地,卻強行數次北伐,而不傷根基,這種奇蹟的背後,就是諸葛亮對蜀地民生治理的最佳體現。

這種人物,絕不是透過後天學習,博採眾長能達到的境界。

這種人,就是天才!

林朝一直認為,人生而平等。

但是很遺憾,這種平等是在人格生命層面。

至於其他方面,人跟人本就是不平等的。

把諸葛亮和張飛拉到一起,就會明白這種不平等到底有多麼離譜,儘管現在的諸葛亮只有八歲。

不過就算是八歲的小諸葛,林朝也絕不可能放過。

之所以心情複雜,是在擔心怎麼教導他。

以諸葛亮的天分,無論誰來教導,他的成就都不可能低,畢竟下限在這放著呢。

但,林朝還想挖掘一下他的上限。

想了想,終究還是不得要領,林朝搖頭輕嘆一聲,準備等到奉高見了人再說。

值得一提的是,林朝從山陽郡趕往泰山路過任城的時候,卻被人攔住了。

這一股看上去有一千多人,個個手持兵刃,卻無殺意,不像是窮兇極惡的流寇。但其行動間也毫無章法,也不大可能是正規軍隊。

“此路不通!”

為首之人,是一個看上去不到三十歲的大漢,膀大腰圓,雄武不凡。

他見林朝身後也有千餘人護衛,遂不敢造次,只是讓手下人攔住了去路,大喊了一聲。

這一下,差點把林朝氣笑了。

這是劫道嗎?

看起來不太專業的樣子啊!

自古以來,哪個劫道者不得先喊出一套響亮的口號,像什麼‘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牙蹦半個不字,一刀一個土裡埋!’

哪像這傢伙,就這麼幹巴巴的一句‘此路不通’。

太不專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