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量?

如何稱量?

審配看著戰意昂揚的沮授,不禁開口問道:“昨日兗州方面傳來探報,劉玄德率領五千兵馬,自泰山郡而來,說是要相助兗州諸侯,林子初就在其中。

只是,若依照約定分兵而戰,他們打廣宗,我軍攻魏縣,公與你如何與他林子初一戰?再者,眼下雙方併力協作,共破泰山賊,你若對他出手,師出無名,反而會引得旁人詬病。”

“不,不對。”沮授搖搖頭,指出了審配的錯誤,“正南,此次泰山賊為禍二州,起因正是劉玄德率軍攻打泰山郡,泰山賊不敵,這才敗逃至兗州,又遭兗州諸侯圍剿,最後才流入冀州。”

“那又如何?某聽聞劉玄德兵發泰山,是因為泰山郡丞諸葛君貢求救所致,這總不可能是他林子初的謀劃吧。”

經過沮授的一番講解,審配承認林朝很厲害,但總不至於泰山賊圍攻奉高,也在他的計劃之中吧。

若沮授說是,那他絕對會認為沮授腦子壞掉了。

“這自然不是,不過就算諸葛君貢不向劉玄德求救,他林子初也早晚會找個藉口,將泰山郡納入囊中!”

沮授說這句話的時候,滿臉都是肯定的神色,看上去極為自信。

“為何?”審配不解地問道。

“原因很簡單,只要看泰山郡對於徐州的位置,便能明白林子初為何要拿下泰山。”沮授笑道,“若換做是某,也會如此行事。”

一提到泰山郡的地理位置,審配哪還能不明白,不由得連連點頭稱是。

見審配贊同自己的看法,沮授便繼續笑道:“既然要把泰山郡納入囊中,這些泰山賊便沒有放過的道理,畢竟是好幾萬的兵力。所以,劉玄德此來,名義上是相助兗州諸侯剿滅泰山賊,實則……”

“公與的意思,他林子初的目的,是冀州的三萬泰山賊!”

“然也!”

“可劉玄德只帶了五千兵馬,兗州諸侯麾下有兩萬大軍,他此舉無異於火中取栗,有成功的可能?”

說到這裡,沮授不由嘆了口氣,搖搖頭道:“這也是某沒有想通的地方,林子初此人,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今次他的依仗到底是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不過好在,咱們也有潘將軍在明處。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次就看看,誰才是那隻黃雀!”

……

魏縣的城牆不算高,只有三丈四尺左右,典型的泥土結構,不過這在周圍的縣城中,已經是矮子裡面拔高個了。

不然,孫康也不會選擇屯兵於此。

四月上旬,潘鳳率軍抵達魏縣,在城牆不遠處排列好陣型後,並沒有選擇攻城,而是派人前去叫陣。

身為冀州上將,潘無雙對自己的武力和統御能力,有著絕對的自信。

攻城戰多沒技術含量,是男人就該剛正面!

城內,收到戰書的孫康,頓時一臉懵逼。

這潘鳳腦子問題吧!

你是兵,我是賊,憑什麼跟你正面交戰!

再說了,你乃冀州上將,欺負我一個無名之輩,不覺得丟人嗎?

不得不說,冀州上將的名頭,的確很唬人,至少孫康就被唬住了。

畢竟當初打敗自己弟弟孫觀的張遼,在徐州集團內,也只是一名偏將而已

啥,你說潘鳳只帶了一萬人?

要不……出去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