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來說,孔融這句話有些狂了。不過關羽聽到這句話,當即被話中的內容給吸引住了,也沒功夫在意孔融的態度。

“竟有此事?”

關羽驚訝道。

孔融大袖一揮,做戰術後仰姿態,大笑道:“去歲某為司空掾屬,朝廷欲行封賞之事,某聽聞劉玄德乃陸城侯之後,便上書諫言,使其可復先祖榮光。至於林子初與將軍,也都各有……”

孔融一旦說起來,便是滔滔不絕,其間引經據典,聽得關羽一臉懵逼。

總而言之就一句話,我孔融為你們選得封號,都是很有講究,很有來歷,很有……

反正是很厲害就對了!

聽他說了半天,關羽好不容易趁他嚥唾沫的縫隙間,才插話道:“不想竟有此事,某多謝文舉公!”

“當不得將軍這一禮,功勞是將軍自己立下的,某隻是儘自己的職責罷了。”

孔融謙虛道,但臉上自得的笑容,卻出賣了他的言行。

接下來,關羽又問孔融為什麼會在泰山出現,又為何趁夜趕路。

一提到這個問題,孔融臉上的笑容馬上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的怒火,當下大聲數落著董卓的殘暴無禮,大逆不道。

要說孔融此人,也是個鐵頭娃,而且是非常毒舌的鐵頭娃。

他天資聰穎,幼年便有名聲傳遍鄉里,又因其是孔子後人,所以被世人推崇。

但這傢伙的腦回路與所有人都不一樣,主張也頗為神奇。

別人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可他是嚴以律己,嚴以待人。

孔融生性剛強,最重氣節。但凡聽聞有人失節,他都要大加批評一番,踩上一腳,對別人要求甚是嚴格。

但他自己呢,也毫不含糊。

董卓得勢後,想廢立天子,他便與董卓辯論,言辭很是激烈。

後來曹操得勢,對天子不太恭敬,他也明嘲暗諷,絲毫不妥協。

最後,他被曹操滿門抄斬,用性命印證了自己的道德標準,也算實至名歸。

孔融認為,一個人驕傲,自負都不算事。但是你自己的言行品德,得配得上才行。

其身正,才能大義凜然地指責別人。

不然,就是齷齪小人。

作為一個剛烈的人,前段時間孔融得罪了董卓。當時董卓還沒有和世家撕破臉,自然不敢殺孔融。但是不殺吧,他又像個蒼蠅一樣,整天在自己耳邊煩人,只能將他下放任北海太守。

青州黃巾猖獗,禍害最嚴重的地方就是北海郡。董卓此舉,就是要借黃巾賊之手,殺了孔融。

孔融收到任命後,二話不說,馬上離開雒陽去上任。

但他也不傻,生怕董卓派人追殺自己,於是輕裝簡行,專挑人少的小路走,甚至趁夜趕路。

走到泰山郡蓋城不遠處,卻正好碰到了關羽與吳敦交戰,於是就有了現在這一幕。

說實話,關羽已經有些後悔問他了。

因為孔融的話匣子開啟之後,幾乎就停不下來了。

在他那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描述中,董卓堪稱是古往今來第一惡人,而且還在持續的貶低中。

關羽平素沉默寡言,碰上這麼個話癆,聽得他是無奈又頭疼。

好不容易孔融罵累了,口乾舌燥的時候,關羽趕緊遞了水壺上去,開口道:“文舉公,某兄長劉玄德眼下正在蓋城,文舉公舟車勞頓,不如隨某入城歇息,如何?”